分享到: | 更多 |
陶小莫 漫畫
12月15日,由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承辦的《中國勞動力動態(tài)調查:2013年報告》正式發(fā)布!秷蟾妗分蟹Q,中國勞動力加班較多,普遍存在工作時間較長現象,其中接近一半(45.44%)的加班雇員無任何補償。 (12月16日《京華時報》)
加班需要給付相應勞動報酬,這不僅是一個常識,也是法律早就明確了的。但盡管如此,不給加班費的情況卻依然相當普遍。與實際情況相比,調查所得的接近一半,即45.44%的勞動者沒有加班費這一結果,恐怕也只是一個最保守的數字。
那么近半勞動者沒有加班費,“老白干”該怪誰呢?勞資關系不平衡、地位不平等,勞動者處在相對弱勢的一面,這固然是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不夠完善和執(zhí)行不到位。雖然我國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都有對加班費的相關規(guī)定,但就違法責任等方面,顯然又明顯過于弱化。比如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該支付相應加班工資,但對用人單位不支付加班費該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明顯缺失或至少是懲罰不夠。違法代價過低,給了企業(yè)違法的底氣。
另一方面,法律的落實與執(zhí)行不力,甚至過于被動。比如勞動保障部門,在加班費的執(zhí)行與落實上,往往是一種坐等投訴的管理心態(tài),而勞動者投訴之后,保障也明顯不足,多數時候,不僅投訴了也一樣拿不到加班費,而且可能會因投訴丟了工作。一些部門僅僅只限于在假前和節(jié)前,為勞動者計算加班費,然后給予提醒了事。
加班費“鏡花水月”一年又一年,到今天為止,依然是近半勞動者無法享有,無疑是勞動者權利和權益的尷尬,是中國勞動力市場和勞資關系無法平衡與平等的尷尬,更是法律不完善且執(zhí)行不到位的尷尬。對此,我們顯然要反思和改進,特別是需要加大對用人單位違反法律不支付加班費的處罰力度,改變被動的執(zhí)法觀念和意識,盡快將相關法律規(guī)定落到實處。(原題:加班“老白干”是誰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