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以人為本”四個字家喻戶曉。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論述這種思想的文章比較多,而法家的相關(guān)論述似乎很少。其實,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為本的內(nèi)容。
《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這表明,“王”“霸”“霸王”等概念,在春秋時期就提出來了。戰(zhàn)國時期,“霸王”作為褒義詞使用得很普遍。孔、墨對“霸”基本上是肯定的。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痹诳鬃友劾铮巴酢迸c“霸”沒有明顯的對立,但“霸”指諸侯扮演了“王”的角色,比“王”稍遜一等。其后,“王”與“霸”分化為不同的政治路線。商鞅游說秦孝公,就明確分出帝道、王道與霸道,王道行禮,霸道行法。孟子把“王”與“霸”視為對立的政治路線,認(rèn)為“霸”是對“王”的破壞與否定:“以力假仁者霸”,即行霸道者將講仁義作為招牌和旗幟,實質(zhì)上是用武力說話。在董仲舒以后,“王”與“霸”對立成為儒家的主流觀念。
法家則在很大程度上認(rèn)為“王”與“霸”相通,霸王之道的目的是“爭人”!豆茏印ふ馈分姓f:“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明大數(shù)者得人,審小計者失人。得天下之眾者王,得其半者霸!边@里雖區(qū)分了“王”與“霸”,但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等次關(guān)系!盃幦恕毙枰岳麨榧~帶,讓百姓獲得切實利益;反之,不考慮民利,一味盤剝,只會引起百姓的逆反。說到利,最重要的是賦役問題。法家明確提出“度量”概念,并用“度量”關(guān)系去分析和說明政治的治亂。韓非子提出“論其稅賦以均貧富”。《正世》篇和韓非子都把“度”“度量”稱為“齊”。所謂“齊”,就是既不能“急”,也不能“緩”,要適中。這與孔子所說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意思基本相同。
愛民、利民、惠民、富民,這是儒家和法家都認(rèn)可的主張。法家主張凡事要依法行事、一斷于法,把法作為察言、觀行、考功、任事的準(zhǔn)繩;并從不同方面說明法是固定化的程序,是從個別事物中抽象出來的關(guān)于事物的一般、普遍的規(guī)定,因此又將法稱為事之“常”。同時,法家有很多關(guān)于君主高于法的論述。《管子·君臣上》說:“主畫之,相守之;相畫之,官守之;官畫之,民役之!彼詮母旧险f,法家所謂法治其實是人治;法家所認(rèn)定的是等級法,沒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義。
法家論述以人為本,根本目的是“用民”!豆茏印しǚā分姓f:“計上之所以愛民者,為用之愛之也!薄渡叹龝に愕亍氛f得更直白:“夫治國者,能盡地力而致民死者,名與利交至!币簿褪钦f,治國者講愛民、利民等不過是手段,目的在于用民。法家是“力”的謳歌者,當(dāng)時是拼“力”的時代。一個國家進(jìn)不能攻、退不能守,即使有賢明君主,也不能不屈服于強國。力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藏于民間。君主用賞罰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民力。其實孔子倡言道德,也是為了使民,正如他所說的:“惠則足以使人!痹谑谷诉@點上,儒法有相通之處。我們今天講以人為本,可以批判吸收法家愛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棄其中包含的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ㄗ髡邽槟祥_大學(xué)榮譽教授)
劉靖北:加強道德修養(yǎng),清清白白為官 2014-05-21 |
光明日報:君子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06-13 |
民生視點:貪官墨寶是一面照妖鏡 2014-08-17 |
貪官墨寶是一面照妖鏡 2014-08-17 |
貪官墨寶是一面照妖鏡 2014-08-17 |
林 鳴:鋼筆,不想說再見 2015-05-21 |
技術(shù)革命果真是漢字的“滅頂之災(zāi)”? 2016-03-09 |
“名非天造,必從其實” 2016-03-22 |
書協(xié)沾官氣,難脫銅臭氣 2016-04-06 |
該“清理門戶”的豈止書法家協(xié)會 2016-04-06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wǎng)絡(luò)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