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姐姐的女兒小時候有個不太好的習慣——嘬手指,三四歲時,其右手的大拇指已被嘬得變了形。姐姐姐夫為了讓她改掉這個習慣,想了許多辦法,到最后連往手指上抹辣椒、涂黃連素之類的招兒都用上了,但辣與苦都未能讓孩子放棄吸吮手指的嗜好。姐姐姐夫感到很無奈。有一天孩子進門時,右手的大拇指不慎被門擠到了,孩子痛哭不已,姐姐急忙帶她去了醫(yī)院,診斷結果很讓姐姐心痛——骨折了。但沒想到的是,自從受傷的手指纏上紗布后,孩子嘬手指的習慣也從此改了——因為不便嘬也不敢嘬了,疼啊。
父母治不了的毛病,門卻給治了。切膚之痛讓小孩子終于“放”了手指。
如今說起這段經(jīng)歷,姐姐像是在講個故事。在我聽起來,它意味深長。
法律的懲戒作用其實類似那扇門無形中的作用。
法律是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一個人的行為準則。法治底線所保護的是社會的基本秩序,是國家權力的正常運行,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所謂違法行為,必然是對公民權利的侵害,或是對社會秩序的擾亂與破壞、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在法治社會,法律就如同不能碰觸的高壓線,只要違犯,就必然受到懲罰、付出代價。讓違法犯罪的人受到懲罰、付出代價,是法律的核心價值所在。法擎利劍斬邪惡,律作天平判是非。法劍不利,律秤失衡,社會必亂,民必遭殃。只有懲治違法者,守法者才能得到保護,社會秩序才能得以維護。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線,如果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那么社會道德的底線就會潰敗。
以讀者來信反映的問題為例,銀行“存變!保ù婵钤趦舨恢榈那闆r下變成保險)現(xiàn)象之所以能持續(xù)不斷地坑害客戶,自行車、摩托車失竊之所以成為許多市民揮之不去的夢魘,就是因為,忽悠、欺騙客戶的銀行職員及其管理者很少受到懲罰,偷車的竊賊幾乎處于“偷自行車、摩托車不算偷”之境地。當銀行負責人對投訴的受害者說“積點德,你再告,給你存錢的人就得下崗了”時,不知是否想過,那些用蒙騙手段為銀行及其員工牟利的“存變保”款中,有多少是下崗職工的活命錢?如果違法者只嘗到甜頭而嘗不到苦頭,伸手不會被捉,其罪惡之手只會越伸越長。有法不依行為在我國的大量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造成的。換句話說,正是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助長了有法不依。
當今中國缺乏的不是法律法規(guī),而是對違法行為的嚴懲不貸。沒有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法律法規(guī)就很難入人法眼。只有嚴格執(zhí)法,抓住執(zhí)法這個關鍵,法治中國的建設才能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