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雜文隨筆-正文
王 堯:“黃金時代”同學會
//agustinmoreno.com2014-10-30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不能免俗地用了近期的高頻詞匯——黃金時代,來形容這樣的盛景:為慶祝新中國65周歲生日而舉行的全球華人音樂會,幾乎成了一場同學會。來自德、意、瑞、澳、美、韓等國著名交響樂團的十余位首席華人演奏家參加演出,他們早年多就讀于國內(nèi)幾所著名的音樂院校,從附小一路讀到大學,后來赴海外繼續(xù)深造,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國外樂團擔綱首席,有的則早已將“主戰(zhàn)場”轉(zhuǎn)回了國內(nèi)。“同學少年多不賤”,這場演出如同一次校友聚會,也無意中成了中國音樂教育水平的一次大展示。

  一次性召集如此之多的頂尖華人音樂精英并非易事。在歐美各國,交響樂團和歌劇院幾乎都在每年9月開演,也有人早已安排了其他活動,難以分身。但當他們得知國僑辦將舉辦為新中國“慶生”的音樂盛會時,都排除萬難爭相參加,并以此為榮。排練時間有限,但“童子功”深厚的音樂家們對演奏的曲目已熟稔于心,稍加磨合就為觀眾奉獻了一臺質(zhì)量上乘的晚會,“很像足球隊,國家隊隊員在海外俱樂部踢球,回到國家隊,稍加訓練,就可以呈現(xiàn)一場精彩的比賽”。

  懷舊是件暴露年齡的事。這一場“歸去來兮”的同學會,讓人遙想起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國人爭相“走出去”的年代。那時候,國門初開,中國人在國外音樂比賽中獲獎的消息陸續(xù)傳來,對國人的鼓舞不亞于女排在國際賽事中捷報頻傳。然而,隨獲獎潮而來的是出國潮,一流的音樂人才幾乎都去了國外。這次全球華人音樂會的指揮鄭小瑛女士,當年就曾經(jīng)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現(xiàn)在學習為比賽,比賽為獲獎,獲獎后出國,幾乎已成了規(guī)律。……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鄭小瑛當年還說,她在出訪時接觸到的留學生都對祖國、母校和老師們懷有深切美好的感情,但對何時回國這個敏感的問題卻大都避而不談。

  白云蒼狗,白駒過隙。今時今日,鄭小瑛女士站在指揮臺上的心情想必已是滄海桑田。音樂會后,她笑談當年對人才外流的焦慮,自豪學生們在世界舞臺上取得的成績,盛贊他們的拳拳赤子之心!隨著中國軟硬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升,當年諱莫如深的敏感問題——“回國”早已成為熱門話題。越來越多走出去的華人音樂家,以扎實的基本功、精湛的技術(shù)、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享譽世界舞臺,彰顯中華兒女實力;他們爭先恐后以各種形式“回國”——回饋鄉(xiāng)梓,機會難得,無上光榮;他們希望這一次“同學會”只是開始,全球華人音樂會未來成為品牌,叫響世界。

  是的,在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黃金時代”,苦澀已成過往,夢想照進現(xiàn)實,華僑華人與中國同行,前路必將風光無限。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