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焦點人物-正文
光明日報:一日見人生
//agustinmoreno.com2014-08-28來源: 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這是基層干部柴生芳生命中的最后24小時,也是他在定西工作的三千多個日夜中的普通一天。

  睜眼就是工作,開口即是民生,推門即見黃土地,上車即是數(shù)小時顛簸的“搓板路”。最短的是吃飯的時間:早飯一個饃,晚飯半小時;最長的是扶貧工作的審議和規(guī)劃:從入夜開始,到凌晨結(jié)束。對柴生芳而言,家鄉(xiāng)土路坎坷,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臨洮梁峁縱橫,但沒有共產(chǎn)黨人跨不過去的坎兒。

  他如此分秒必爭,并非因為他知道這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而是因為他心中藏著高于個人生命的情懷。這種情懷,可以解釋他身上的各種故事:留洋博士,主動回到貧瘠的故鄉(xiāng);上任伊始,走訪了全縣80%的村莊;開門辦公,群眾都是他的座上賓;臨終之時,全家竟然沒有一張合影。

  柴生芳只是一位普通的知識分子,卻用生命表達了知識報國、知識為民的深意。真正的中國知識分子,從來不是置身事外、指點江山的看客,而是將理想寫在大地上的實干者;從來不會自詡“上層”和“精英”,而會將腳印實實在在地印在中國發(fā)展最貧瘠的地方、中國改革最艱難的環(huán)節(jié);從來不會為個人前途計較,卻會把家國天下扛在肩上。

  柴生芳只是千千萬萬基層干部中的一員,卻以最樸素的方式闡釋了什么是群眾路線、什么是公仆情懷。別說公仆情懷抽象,其實它就是這一個饃饃的早飯、兩個小時的“搓板路”,就是這辦公室隔壁的簡陋臥室、從清晨開始到凌晨結(jié)束的工作。別說群眾路線要求宏大,其實它如此簡單明白——如果上訪群眾能隨時推開縣長辦公室的門,如果貧困學(xué)子的需要能被記在縣長的筆記本上,如果“不講條件、不推責(zé)任、不拖時間”的“三不”原則能夠落實,那么任何慷慨激昂的渲染都顯得不再重要。

  一日見人生。送別好干部柴生芳,永遠留下一位人民公仆的精神與情懷。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