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贊成:樂見教材去偽存真
中國教育,尤其是小學啟蒙和中學知識的灌輸,基本上沒有考慮學生的特點,而是以成人式功利思維的灌輸,去強制學生去學習,去成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或成人觀念框架的人才。因而,從小學開始,一些思品類和愛國類課文的選擷,往往是經(jīng)過成人凈化乃至造假的內(nèi)容。
去偽存真,讓小學語文教材貼近生活,尤其是貼近孩子的生活,而非以政治家、道德家的高標準,去讓孩子承受和其年齡不相稱的語文教育。
語文出版社的這套小學一二年級教材,縮減了10%的篇目,減輕了學生負擔;更新了25%的課文,強調(diào)了貼近性和趣味性。小學語文教材的去偽存真,則更難矣。因為傳統(tǒng)中國教育,從過去的私塾蒙學到如今的教育,大抵都是傳道為主,授業(yè)、解惑為次。讓語文教育,契合孩子心理,回歸語文本身,讓孩子在喜聞樂見中學好祖國語言,而非附加太多道德外掛,確屬用心良苦。
值得一提的是,成人以矯飾高蹈的思維編輯虛假的小學語文教材,從教育實踐的結果看,也效果不彰。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語文篇目,不僅未能達到宣教目的,反而成為新媒體時代被網(wǎng)民們冷嘲熱諷的對象?梢姡瑢τ诤⒆樱还苷Z文教材,還是其他課本,都不可以拔苗助長,更不能想當然地按照理想主義的道德宣教,去定制所謂合乎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人才。否則,這樣的人才定制,就成了龔自珍筆下的“病梅”,呈現(xiàn)的是畸形病態(tài)的“德美”而非全面發(fā)展。
一個女童因上國學班遭虐待的事件,固然是個體事件,但也凸顯小學教育功利化的教訓。不管是來自教育主管部門抑或學校家庭,按照自己的功利訴求,去要求孩子,就不再是理性的教育,而變成社會悲劇。
小學語文教育,教材要去偽存正貼近實際,也要擔承其教育改革的正本清源重任。只有讓中國學生從孩子起就喜歡語文課,也可能沖淡所謂國學對現(xiàn)代語文的干擾,亦可改變英語的喧賓奪主。(張敬偉)
爭議中的“雞同鴨講”
毋庸諱言,與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的死板機械相配套的,是語文教材僵化落伍,F(xiàn)行語文教材之弊,用長期關心青少年閱讀,并編著有《這才是中國最好的語文書》的著名作家葉開的話講,就是無法讓孩子實現(xiàn)“愉快的閱讀”,也無法在孩子們的心中“打開一扇明亮的窗口”。
也許正是僵化落伍語文教材長期“熏陶”的副作用吧,語文教學改革包括語文課文的每一次微調(diào),甚至于包括未付諸行動的動議,都引發(fā)軒然大波。鼓舞雀躍者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為與時俱進激動者有之,像九斤老太一樣嘆息“一代不如一代”者有之。各占立場、各抱地勢,勾心斗角,喋喋不休。
這一次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在延伸閱讀中收錄了周杰倫的歌曲《蝸!,再一次引來口水紛飛。我注意到網(wǎng)友的爭議,在迅速形成反對和贊成的選邊站隊之后,爭議的核心議題最后居然轉換成了“魯迅下周董上”。認真看了一下原報道,顯然這又是一些網(wǎng)友爭議中經(jīng)常使用的偷梁換柱套路。一是這次教材調(diào)整中根本沒有直接出現(xiàn)“魯迅下周董上”式的換將換文。二是即使真有魯迅文章被撤下,周董歌曲被換上,也需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不能一概視之為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又要尊重少年兒童的閱讀習慣和理解能力。大師魯迅文章再精彩再有養(yǎng)分,可能也不是小學三年級孩子所能消化吸收的。而周杰倫的歌曲再通俗大眾,再上不了臺面,也不排除有流行歌曲很勵志很唯美文字很不錯,又很適合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
這些年,語文教材微調(diào)爭議中之所以頗多這類“雞同鴨講”的事例,其根本原因還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語文教育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對于這次小學語文教材延伸閱讀中收錄周董歌曲之類“有趣的變化”,不妨聽聽孩子們怎么想的吧。有年輕網(wǎng)友評價:老“周董”,慢《蝸!,都十幾年前的玩意了,延伸閱讀一下,何必視為洪水猛獸呢?孩子們的眼中,就連跟我們這些開明的贊成派說話,恐怕也是一種“雞同鴨講”吧。(嚴輝文)
反對:“新語文”不能靠噱頭
選周杰倫的《蝸!罚不如《萬里長城永不倒》呢!
《蝸牛》確有它的出色之處!拔乙徊揭徊酵吓,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這里面有一種讓人上進的意境。不過,要是入選以教育青少年為己任的語文教材的話,那就有些單薄和“小氣”了。古往今來類似題材的文章、詩歌,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為何單選周杰倫的作品呢?
我想,這里面可能無外乎兩個因素。一是周杰倫在華人圈里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中的巨大影響力,一是《蝸!酚写砟硞階段青少年內(nèi)心動態(tài)的意義。如果真的是這兩個原因,那王旭明所標榜的“真語文”又比他所抨擊的“假語文”高明多少呢?倘使這《蝸!烦鲎砸粋名氣、影響力遠不如周杰倫的人之手,那這首《蝸!肪突旧鲜且皇灼接怪;倘若僅有《蝸!芬约安欢嗟淖髌纺軌虼砟畴A段青少年向上的激情的話,那只能說明那一階段我們文化工作者的不負責任。說句很不中聽的話,語文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選取《蝸!,很像是一種嘩眾取寵式的“取悅于人”,就是個噱頭。畢竟,今天的少年有很多是喜歡周杰倫的。
當然,《蝸!返摹皹s幸”也隱約代表著一種趨勢:“對港臺新流行文化的認可。”就如同當年金庸武俠小說,最終進入主流教材一樣。但是,與金庸武俠相比,周杰倫的流行歌曲似乎還很幼稚,它們所經(jīng)過的時間洗禮還遠遠不夠。再過十年,周杰倫還會如此火熱嗎?說到港臺流行音樂,我想起了我兒時的那些歌曲,像《我的中國心》、《萬里長城永不倒》等等。那些歌曲,曲調(diào)雄渾,內(nèi)容催人奮進,一腔愛國之情影響了幾代人。現(xiàn)在想一想《萬里長城永不倒》以及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心中依然有熱血奔騰的感覺。從它的影響看,從它代表的社會心態(tài)看,我感覺,《萬里長城永不倒》同樣有資格甚至更有資格入選語文教材。
我并不反感周杰倫的音樂,我更喜歡王旭明的語文激情。但是,周杰倫的《蝸!氛娴谋取度f里長城永不倒》更有資格入選語文教材嗎?這雖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卻很值得我們發(fā)問。要知道,“新語文”,不是靠噱頭和取悅于人生存的。(姜伯靜)
教材改動不可太頻繁
我們改動教材不要太頻繁。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要推行循環(huán)使用教材。而教材一旦頻繁變動,就無法推行教材循環(huán)使用。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經(jīng)濟負擔,還能有效地節(jié)約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目前,我國課本的使用壽命只有半年,而發(fā)達國家的課本平均使用壽命是5-10年。
語文教材做到不頻繁變動其實不是不可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些年有媒體報道,葉圣陶主文、豐子愷插畫的1932年版的《開明國語課本》重印本賣斷市了,連出版社都沒貨。同期重印的老課本系列在網(wǎng)上收獲好評一片。一個七八十年前的教材都能受到熱銷,這說明很多人對這樣的教材還是很喜歡的,并沒有因為時過境遷就認為這樣的教材和時代脫節(jié),為什么這樣,就是因為他們把語文教材就是當作語文教材,如果當作思想、社會、自然,那么這樣的教材顯然是和現(xiàn)代社會脫節(jié)的,是不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
而當前的語文等教材之所以頻繁變動,就是在教材之外賦予了太多的東西,如語文教材賦予了太多的思想教育,從而出現(xiàn)了假大空。教材是要與時俱進,但教材的穩(wěn)定性也不可或缺。我們希望教材的編寫者能注意到這些。評價一個教材不是編寫的時候,而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現(xiàn)在說好不一定就是真的好,而能長期保持穩(wěn)定才是對好教材評價的一個重要標準。(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