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31日,首份《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在京發(fā)布,這是我國第一部地方語言狀況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北京市中學生對北京話認知情況日漸式微,本市正探索開設校本課程、方言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等帶動青少年保護和傳承老北京話。報告組的專家學者還整理出了208項北京市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老北京商業(yè)叫賣資源”、“皇家園林楹聯(lián)牌匾資源”均在其列。(6月1日《北京青年報》)
方言有無必要保護,似乎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在普通話作為通用話語的情況下,方言的地方地域限制,確實影響人際間的交流,也并不受外地人的歡迎。對此,很多人認為,保護方言有分化語言和阻礙交流的負面清單,對于保護的必要性也心存芥蒂。同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或許有比方言更為重要的保護對象。如果把民族小語種也作為方言的話,那么其保護的形勢更為嚴峻。中國有五十五個少數(shù)民族,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結果很多民族的語言,因為保護不善而逐步消亡。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種危機,以及正在出現(xiàn)的方言式微的狀況,才使得保護方言顯得尤為迫切。事實上,方言不僅是一種語言的交流工具,更是一種文化載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占據(jù)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方言常被稱為“語言的活化石”,對于研究古漢語的演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講,正是方言的存在,才使得各地呈現(xiàn)出形態(tài)各異的差異性,也使得文化現(xiàn)象變得極為豐富而多元。因而,保護與傳承,保護與交流,保護與融合之間并不矛盾。若將其割裂開來看待,那么無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災難。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無形文化遺產,是最古老也是最鮮活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更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就現(xiàn)狀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xiàn)狀極為堪憂,形勢不容樂觀。其間既有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力度不夠,導致家底不清形勢不明,更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觀念滯后,資金技術缺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缺乏正確的開發(fā)利用,更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法律保護依據(jù)?梢哉f,現(xiàn)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呈現(xiàn)出體系化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缺乏社會共識作為基礎。在此狀況下,提升公眾文化素養(yǎng),以文化的視角去看待方言保護,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歷年的全國和地方兩會上,要求保護方言的建議不時出現(xiàn),保護方言已引起了各方的重視,上海等地已然走在了前列。北京出現(xiàn)全國首部地方語言調查報告,無疑具有普遍性的示范意義,在摸清家底和研判形勢的基礎上,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尤其注重從娃娃抓起,讓北京話的傳承更有基礎保障,應是北京的解題之道,也是各地應當效仿的通行做法。要知道,若連普及率和群眾基礎如此深厚的方言都無以得到保護,那么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會成為無源之水。
畢竟,通過對方言的保護,能建立并總結出體系性的體制機制,為其他非物質文化的保護積極經驗,尤其是當保護有了更普遍的共識之后,才能成為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幸事。
張 砥:國家現(xiàn)代化必須立足自己的精神根基 2014-02-28 |
徐 梓:校訓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 2014-08-06 |
謝京輝:為全社會提供醒目的價值坐標 2014-08-15 |
金 備:工人文化宮就該“守土有責” 2014-09-23 |
李 輝:文化交流譜寫友誼之歌 2015-01-13 |
汪昌蓮:權力不“任性”,權利才有保障 2015-03-09 |
顧海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 2015-07-22 |
【烏鎮(zhèn)峰會專家談】習近平的網絡觀順應了時代 2015-12-17 |
告慰祖先和亡靈 以啟后代和來者 2016-04-01 |
名言警句何以成為公考“取勝之匙”? 2016-05-03 |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