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春,跟著賈樟柯和郝建老師蹭過一頓火鍋,席間談到新一輪移民潮,賈樟柯透露他有移居海外的沖動,沒想到時隔不過一年,賈樟柯會以《山河故人》的命題,來表達他對新一代移民的思考。
三段式的敘事,1999、2014和2025年,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分別對應情感的離散、家庭的離散和故國的離散,最后留下“滿目山河空念遠”的哀愁。
樸質(zhì)而濃烈的三角戀,拉開的是時代與命運的岔口。影片看似以糾結的愛情和分崩的家庭為線,糾集著兩代人命運的撕裂,落幅卻是大洋彼岸移民的傷痕。繼《小武》和《站臺》之后,賈樟柯又一次回到他的故土汾陽,并從那里出發(fā),直抵未來的大洋彼岸。在未來的彼岸,總有一群華人聚在餐廳,他們或閑扯著故土故人,或守著金黃的菊花默哀不語。新一代的移民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別墅里囚居著,生活富庶,精神卻失去了家園。
賈樟柯的影像一向以粗糲見長,且粗糲而又不乏細膩,這次尤甚。三段式的人生解構,看似粗暴的割裂,卻有機一體,愈
發(fā)顯出賈樟柯結構主義的匠心。三段式的構架不僅對應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三個時空,還精細到分別用4:3、16:9和2.35:1三個畫幅來表現(xiàn),不論是結構還是畫面都彰顯雜耍式的把控力。
《山河故人》對符號運用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極致。賈樟柯用虎、犬和槍支來寓意和強化梁子、沈濤和晉生的命運。梁子追求自由愛,結果是虎嗅薔薇的悲情;濤告訴我們“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唯家犬諷刺地相伴到老;導演在第一段故事里用尋槍來突出晉生暴烈,在第三段里又用得槍來襯托他處境的哀涼。片中還有大量的符號關聯(lián)來做榫卯。第一段扛大刀的孩子在第二段中長大成人,上一段濤找梁子偶遇墜機的地方,下一段梁子路過時有母子默默燒紙。第二段故事里濤交給幼年兒子的鑰匙,第三段時成為成年兒子向情人開啟心門的鑰匙。在第二個故事里以視頻方式交代兒子移民去向的“十二門徒”景觀,到了第三段以兒子和情人的攬勝畫面代入,此處賈樟柯借張艾嘉之口道出:“我第一次來的時候還有八個,現(xiàn)在只剩下三個了!”以此表達一眾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崩塌與缺失。
故事的結尾轉回汾陽,晚年的濤恍若聽到誰的呼喚。她放下給兒子包的榆錢餡餃子,帶著狗走進漫天大雪,彼岸的海鷗聲和濤聲被開篇的舞曲替代,濤像年輕時候舞動起來。故事至此,腦中不由閃過晏殊的那句:“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