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孫曦萌:讀書,不必糾纏于閱讀數量的多少
孫曦萌
//agustinmoreno.com2015-05-05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更多

  世界讀書日已經過去了,關于北大學生閱讀量的討論也將隨即遠離公眾的視野。同之前種種對北大的質疑一樣,我的同學們無論是“據理力爭”還是“低頭認錯”,都免不了激起層層波瀾——在各種節(jié)日、紀念日、一些行為調查的發(fā)布日已經成為常態(tài),更何況這次是關于我們本應拿手的“讀書”上。

  我并沒有參與“北大學生到底愛不愛讀書”的討論,我確定學校里從來都不乏愛讀書的同學,也確定即便我們真如社會所期待,把人均借閱量提高到很大的數量,學校里也依然有視此為負擔的人。然而問題是,把借書量作為一個指標來衡量閱讀狀況,是否過于單一了些?把閱讀這種美好的個人體驗,指標化、群體競爭化,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來說,究竟能有多大的好處?

  雖說數量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涉獵的廣度,以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人與書為伴的時間,但我始終覺得,通過閱讀收獲的多與少,取決于閱讀過程中思考了多少,取決于你是否真的通過閱讀這本書擁有知識的提高、精神的豐富,哪怕僅僅是心靈的愉悅。不只是大學生,對于已經脫離學生身份的人也是一樣,每一個人都不應該背上閱讀數量的枷鎖。

  并非有意為學生閱讀數量未達到社會期待開脫,相反,個人為自己定下閱讀數量的目標,逐漸形成閱讀意識,對于培養(yǎng)閱讀習慣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如果這個目標是別人強加的硬性指標,或者為了學校的學風、名聲而大家一起刷閱讀數量,恐怕對于個人并無意義,因為你其實可以借一摞書然后堆著不看。閱讀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已無需多言,既然這種增進知識的方式被廣泛認可,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在每學期、每學年甚至是整個在校生涯的時間內,自己給自己定下自由課外閱讀的目標并由學校來監(jiān)督完成,也未嘗不可。在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之外,即便自己僅僅挑選了一兩本,相信也能帶給學生更多觀察世界的角度。

  不妨先問問學生,你一年中看了哪些“學習任務”“必讀”之外的書?你上大學以來看過的印象深的、喜歡的書有哪些?如果答不上來或并無太多話可說的現象非常普遍,才是真正值得擔憂的。在閱讀習慣普遍不容樂觀的今天,比拼數量固然簡單直接,可如果“數量”在閱讀中被賦予了太多的關注,難免會使大學生閱讀產生浮躁之感,選書的自由、在一本書上花多少時間的自由也隨之被禁錮。更何況“讀書多”的人很可能根本數不清也不在乎已讀書的數量,“讀書少”的人對調查結果也不會在意。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的時間都特別珍貴,能用來享受閱讀的時間需要格外珍惜。愛讀書,不是因為這種品質是一個人優(yōu)秀的標簽,而是因為讀書是幫助我們尋找優(yōu)秀品質的途徑。這條尋找的路,有人向往天涯海角,有人只想安居一方,無論是多而廣,還是少而精,他們都是自由的、無悔的,都可以成為優(yōu)秀的人。怕的只是沒有安居者的怡然自得與堅韌,亦不具備遠行者的勤奮開拓與品位,連堅持長期閱讀的定力都沒有,又去盲目追求借書數量,這不是奔向遠方,是流放。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