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讀到了《日本人喜歡拼養(yǎng)孩子》一文,很受啟發(fā),不由引發(fā)一些思考。
文中講到,“拼養(yǎng)孩子,就是住在一個小區(qū)或同一棟公寓內(nèi),有孩子的家庭共同撫養(yǎng)孩子”。讓每家的玩具都放在一起,讓所有孩子一起玩。其實,這種像拼車、拼房一樣的“拼養(yǎng)”方式,并沒有什么驚人之處。但問題是,為什么日本媽媽能這樣做,而我們的家長卻難以做到。我覺得,關(guān)鍵是教育觀念的不同。
我們的家長擔(dān)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加注重孩子的認知發(fā)展,忽視孩子的精神需求。往往讓孩子呆在家中,不愿讓他去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擔(dān)心孩子受到委屈,生怕受到不良影響。由于孩子缺乏玩伴,童年生活將是孤獨和不快樂的。
相比之下,“拼養(yǎng)”的方法益處多多:既能滿足孩子對玩具的新鮮感,又可以節(jié)省開支,緩解照料之累。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孩子沒有朋友的難題,教會孩子怎么處理人和人之間的矛盾。在日本媽媽看來,處理這種矛盾極其簡單,就是不偏袒自己的孩子,更不會像有些中國媽媽為孩子鬧得面紅耳赤,甚至大動干戈。日本媽媽會教自己的孩子怎樣去處理矛盾,讓孩子們在集體中成長,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如何與人相處、與人合作,使他們對周圍的人心存理解和感激。
由此,我想到了“圈養(yǎng)”和“放養(yǎng)”。比如,圈養(yǎng)的雞鴨,缺乏活力,且肉質(zhì)疏松,吃起來口感很差,沒有營養(yǎng),價錢便宜;放養(yǎng)的就不同,活力十足,吃起來肉質(zhì)香甜,價錢也貴。對人也一樣,前者讓人封閉和壓抑;后者讓人包容和大度。前者容易形成狹隘的思想,缺乏團隊意識,會大大降低成功的幾率;后者呼吸自由的空氣,獲取集體的溫暖和智慧,容易形成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會較快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可見,日本媽媽的“拼養(yǎng)”,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教育哲理,不失為育兒的好方法,很值得大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