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編者按:南京理工大學近日啟動“暖心飯卡”項目,通過對學生在食堂就餐的數據分析確定受助對象,直接將補貼款打入受助學生的飯卡,除受助者本人外再無人知曉。本報3月26日刊發(fā)社評《別讓“暖心飯卡”遮蔽了公平問題》,認為大學生享受了貧困生助學金或其他補助,應當承擔公開個人基本信息的義務。有研究者和讀者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大學幫困應保護貧困學生的隱私,不應公開他們的個人信息。大學幫困該不該公開受助學生的個人信息?貧困大學生該如何正視自己的“貧困”?本報《每日評論》版就此發(fā)起“貧困,是不是貧困大學生的隱私?”話題討論,歡迎廣大讀者、高校師生、專家學者及各界人士參與,來稿請發(fā)到本版信箱:meiripinglun@vip.sina.com,郵件標題請注明“大討論”字樣。
近年來,我國高校幫助貧困生屢屢引發(fā)爭議。不少人認為貧困是大學生的隱私,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員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給貧困學生補助,就要公開貧困學生信息接受監(jiān)督,否則,怎么避免其中的虛報冒領、弄虛作假?貧困學生如果連自己貧困、需要接受幫助資助的事實都不能承受,今后怎么能面對人生更大的困難?更有甚者,一些高校采取評議的方式確定需要幫助的貧困生名單,還有的學校采取“競選”方式,投票推選最需要補助的貧困生。
貧困生的隱私和幫困中的公平、公正問題,兩者都需要重視,兩者又并非不可調和,只要高校推進管理改革,完全可以既保護學生的隱私,同時又做到幫困的公平公正。不顧及貧困學生隱私和人格尊嚴的公開幫困、透明幫困,只是在進行物質幫困,卻沒有精神幫困、心理幫困,這樣的幫困缺乏大學應有的人文情懷,是把幫困進行了簡單化處理。
貧困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家庭,雖然被教育要“人窮志不短”,但相對來說,貧困生心理自卑、孤僻、壓抑的比例更高,對外部的人和事更加敏感。有的貧困生甚至因為擔心別人知道自己貧困,不愿意去申請補助。在大學幫困中,真正不公平的不是貧困生獲得補助沒有透明公開,而是可能有少數非貧困生去“騙補”。在幫困中公開學生信息,主要就是為了防止“騙補”,而與此同時,貧困生的隱私也就大曝光了。
公開當然可以一定程度防止“騙補”,但大學生騙補的比例并不高(除非對所有大學生都失去信任),而且,如果發(fā)現某個大學生騙補,對其本人談不上有什么傷害(騙補本身就是欺騙),但是對貧困學生呢?幾乎所有家庭貧困的學生,都因為接受補助而把自己的家庭情況曝光在同學面前,這很可能對其中相當多數學生產生心理傷害。站在“強者”角度,當然可以對貧困學生說,要努力直面、奮發(fā)有為,但心理的問題不單是靠道德說教就可以解決的。
以前高校為彰顯幫困,在大學新生入學時,會設立專門的綠色通道,現在很多學校開始取消,而設立“無形”的綠色通道,學校只要看到學生出具的家庭情況介紹,就讓其直接報到。只要完善監(jiān)督程序,在學校內部實行民主管理,就能有效避免弄虛作假、騙補等問題。
首先,對接受幫困的貧困學生,學校不是發(fā)放物質和金錢就了事,還要建立完善的調查、跟蹤機制,包括與學生家鄉(xiāng)所在地政府和畢業(yè)學校聯系,調查學生的情況,一是核查信息的真實性,二是讓對學生的幫助更全面、具體。如果學生被查出弄虛作假,失信的后果將非常嚴重。在大數據時代,深入核查學生的信息并不難。
其次,學校用于幫助貧困學生的資金開支,要在校內一定范圍公開,接受師生監(jiān)督,不是由具體經辦部門說了算。目前,高校在推進學校內部治理改革,在學校里發(fā)揮校務委員會、監(jiān)察委員會的作用,并在校務委員會、監(jiān)察委員會中增設學生委員,這就是在建立內部管理、監(jiān)督機制?傊髮W應該基于保障、維護所有學生的權利進行管理改革,而不能由于現實中可能存在的管理疏漏,采取簡單粗暴、罔顧學生隱私和人格的方式。
冒充“貧困生” 2008-11-12 |
劉道彩:偷偷地補助,暖暖的關懷 2012-09-27 |
程貴濤:低守約率凸顯感恩之心缺失 2012-12-06 |
中工時評:金秋助學讓所有夢想都開花 2013-10-15 |
徐 敏:貧困隱私的難題 2013-10-23 |
快言快語 2014-08-14 |
曹旭剛:貧困的自卑情緒不該纏繞你一輩子 2015-07-31 |
互聯網觸發(fā)慈善新模式 2015-09-21 |
獎學無金榮譽更純? 2015-12-09 |
“精準資助”貧困學生,教師應有擔當 2016-03-17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