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胡宇齊:文史分科不能造成學養(yǎng)之隔
//agustinmoreno.com2016-01-08來源: 北京日報
分享到:更多

  近日,在一場由某高校文史哲三系共同舉辦的人文知識大賽中,申請學生所提交的文章多涉文學,歷史方面的少之又少。該校一位歷史系教授不無遺憾地說,我們的高中生在歷史方面的訓練太少。

  靜言思之,這種現(xiàn)象背后至少有賽制和學科的原因。念書的人都知道,語文從小開始學,一路走來各種作文比賽不計其數(shù),有些還是全國性的品牌比賽,作文寫得好從不乏激勵。但歷史哲學的“待遇”則要差很多,不僅可供展示的平臺十分有限,激勵機制也乏善可陳。一說要交文章,大家的第一反應(yīng)恐怕就剩交作文了。這是人文大賽之憾,也折射出當下文史哲的學科境遇來。

  文學更具基礎(chǔ)性,歷史、哲學要求更專,三者境遇不同情有可原。文學雖不必然與歷史、哲學牽扯,但后二者確可為之灌注靈魂。因厚重的史論、精深的哲思而傳世的篇章不在少數(shù)。司馬光的“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世事滄桑之感躍然紙上;盧梅坡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別具理致與筆趣。這些對歷史變遷的感悟,對一事一物的思索足以為文學點睛。而反觀當下,不少文學作品雖有艷麗詞藻,但卻空洞無物,甚至充斥著無病呻吟、低俗風月,著實堪憂。

  在我國幾千年文明史上,文史哲本一家。古代中國崇尚“博雅傳統(tǒng)”,君子們談文、論藝、述道,廣博的知識、高超的辭令和貴重的人品兼而有之。直到晚清,“四部之學”轉(zhuǎn)向“七科之學”,與西方現(xiàn)代學術(shù)體系對接的“專門之學”逐步興盛,“通才之學”的人文傳統(tǒng)日漸衰落。這樣的學科體系沿襲至今,或有其優(yōu)點,但也不乏弊端,在人文學上表現(xiàn)尤甚。有學者曾感慨,“當下博士不是‘博’士,現(xiàn)在培養(yǎng)的博士都是‘窄’士!

  當下,“人文學”成為不少學者的呼聲,一些大學也開始探索文史哲的融合。這是一個積極的導向,但是,從大學才開始彌合因分科帶來的隔閡,是否為時太晚?博物君子引人追慕,“博雅傳統(tǒng)”讓人向往,我們至少可以先從認識上少一點分科之念、功利之想,回歸到治學的本意上來:勿問學科地修業(yè)進德,學為好人。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guān)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