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顧 駿:重振校園書店 他扶不如自扶
//agustinmoreno.com2015-09-3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更多

  有記者近日走訪北大、清華、北師大等海淀區(qū)高校校內及周邊的民營書店,發(fā)現短短5年時間,它們中近半數者從高校的“文化版圖”中黯然消失。其原因就是“經營不下去了”。(《北京青年報》9月28日)

  校內書店辦不下去的主因有店面租金太高、出版物銷售不暢,而政府給的扶持又杯水車薪,還不一定爭取得到。種種不利條件下,店主們紛紛萌生去意。

  身在學府之內,卻只能看著書店不斷關張,學生們心情自然不好受:“如果連書店這樣的‘文化地標’都難以保留,那大學的人文氣息又依附在哪里呢?”

  大學生的郁悶可以理解,不能理解的是,若非大學生不上門,更不購書,好好的書店怎么會關門?既稱文化地標,卻不見文化人上門,如此有地標沒文化,留著不也徒有虛名?

  其實,不獨校園內,社會上的實體書店大多日薄西山,一則因為買書人少了,今日國人年閱讀量之少,同民眾平均受教育程度年年上升反差太大;二則由于網絡銷售興起,圖書售價大幅度打折,對比之下,再上書店購書就有些同錢包過不去的意思了;三則海外書店早已走上多元經營的道路,國內卻未見與時俱進,消費人群存量日減,增量無多,終至坐吃山空。

  同樣情況在高校內,不但毫無改觀,甚至更趨嚴重。很多大學生閱讀面本來有限,且高度集中于為各種“考證”服務的教輔類讀物,文化含金量低了,書店想辦些沙龍之類也無從下手,總不見得專題組織某項“考證”的“愛好者俱樂部”,彼此交流備考體會,順便交換下試題?如此活動早就有相應的輔導機構操辦,作為其銷售的配套活動,校內書店想插手,只怕也無從置喙。

  說到這里,大家想必已心領神會,學府之內文化地標的銷聲匿跡,根本原因還是校園文化本身的式微。“解鈴還待系鈴人”,真要讓校內書店重現輝煌,大學生必須勤上書店,肯掏腰包。說得再透徹些,即便學府內書店大半關門了,只要上書店的學生一多,銷售額和利潤總額上去了,肯定有店主聞風卷土重來,生意好了,又何愁租金高昂?“在商言商”,商戰(zhàn)失利,還得到商場上去奪回來,因為失去學生而失去的陣地,還得靠學生去奪回來。

  至于政府扶持,不說是否可以依賴,就是應不應該尚可存疑。如果只要掛上文化的牌子,政府就必須給以扶持,那不是政府忙不過來,就是最好干脆重回計劃經濟時代,讓所有類似機構,不管國營抑或民營,統(tǒng)統(tǒng)取得“事業(yè)編制”,由納稅人養(yǎng)起來。如此,學府之內人人高興,文化地標可以永保無虞,哪怕里面空無一人,一天賣不掉一本書。

  如此人為扶持“文化單位”的想法,完全出于對“文化”的誤解。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文化大致上可以分作兩類,一類具有公益性,需要政府扶持;一類屬于產業(yè),不但需要自負盈虧,還須繳納稅費。書店無論在校園內外,都屬于后者,經營者理當向市場要效益,而不能指望政府扶持。書店經營者也是生意人,雖則可以尊稱為“雅商”,但要想在圖書市場上存活下來,還需要對經營之道的個人領悟和獨特運作。

  總之一句話,校內書店的未來,不是取決于大學生,就是依靠經營者,再不成,就要求兩家聯(lián)手,在雙方都還沒有窮盡一切辦法之前,不要隨便向政府發(fā)求救信號,“該自己辦的,還得文化機構自己辦”,這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法行政的政府應有的態(tài)度。(作者系上海大學教授)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