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作為大學領導者,要能夠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主動坦誠和學生、教師溝通,及時回應并尋求解決之道。
近日,武漢大學“學分收費制事件”發(fā)生后,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在學校BBS發(fā)帖致歉。吐槽“很好的一項改革制度,引起同學們強烈質(zhì)疑和不滿,深層次原因是沒有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這一要義時刻放在心上”;并表示“作為校長難辭其咎”。
“發(fā)帖致歉”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對于李校長的吐槽,武大學生紛紛點贊,感慨校長凌晨1點發(fā)帖,又是一個未眠夜,校長仍舊是他們的“曉紅哥”。不少同學留言,校長發(fā)帖給了大家很好的解釋,如果師生能經(jīng)常互動探討,將會很好地促進師生溝通。
以筆者來看,武大推行的“學分收費制”政策,固然在制度設計、配套措施、管理方式上有待完善,但大學校長能夠在校內(nèi)BBS發(fā)帖致歉,至少有兩點值得肯定:一是大學校長運用信息化手段處理學校公共事件,及時給學生做出解釋,“接地氣”的做法贏得了學生的理解;二是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理念,大學整體氛圍日趨自由、開放和包容,行政化、官僚化的管理方式日趨式微,學生逐漸成為高校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大學發(fā)展到今天,不再是傳統(tǒng)的象牙塔,已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我國,隨著大學規(guī)模的擴大,各種利益群體訴求增多,與此相應的大學管理也越來越煩瑣。大學校長成了最難的職業(yè)之一,不僅要協(xié)調(diào)政府、市場與大學的關系,而且要平衡來自行政和學術(shù)、教學和科研等各種關系的沖突,滿足各方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同時,在信息化背景下,學校一舉一動都能迅速進入公眾視野。大學校長作為學校法定代表人,即便不直接參與學校的一些事務,然而一旦校園有些許事故,大學校長往往還是會被推到風口浪尖。
在大學傳統(tǒng)管理中,校園發(fā)生相應事件,學校往往會通過隱瞞或防堵方式加以處理。具體到武大“學分收費制事件”上,如按照以往的做法,很多大學領導可能會把責任推給學校的行政職能部門,或是授意團委老師、院系輔導員采取各種方式“滅火”或“封口”。如此這般,顯然并不能化解危機,反而只會加劇校長、管理者與教師、學生之間的隔閡。
誠然,道歉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反而凸顯了辦學過程中存在的紕漏;而公開致歉也是一件極需勇氣的事情,普通民眾都很難做到這一點,何況聲譽顯赫的大學校長。但是武大校長并沒有刻意隱瞞或者回避這件事情,而是通過校內(nèi)BBS發(fā)帖致歉自稱“難辭其咎”,坦言學!皩W分收費制”改革的初衷,以及管理之中存在的問題,并承諾改進。筆者相信學生們也易于接受這一溝通方式,并積極配合學校這項制度的改革。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大學校長職業(yè)化成了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趨勢;近年來,我國也在通過“公選”等方式積極推進大學校長職業(yè)化進程。許多大學在遴選校長時,不僅要看校長的道德品質(zhì)、學術(shù)成就,更要看校長對各種紛繁人事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武大校長能夠借助校內(nèi)信息化平臺,在傾聽學生心聲后,主動向?qū)W生致歉,并解釋“學分收費制”的相關事宜,不僅體現(xiàn)了我國大學校長意識素養(yǎng)的提升,也間接反映了我們教育改革的成效。
筆者以為,教育改革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所難免;但是最關鍵的,作為大學領導者,要能夠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主動坦誠和學生、教師溝通,及時回應并尋求解決之道。唯有如此,才能凝結(jié)共識,合力推進高校各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