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話語權利與話語能力、話語責任的不相匹配,是網(wǎng)絡暴力的病根
今年的一道高考作文題中,講了這么一件實事:父親在高速路上開車打電話,女兒屢勸不聽,便報了警。高考結(jié)束后,這名女兒的原型受到了人肉搜索,罵聲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媒體報道:警方說了,真正的當事人已經(jīng)被保護起來了,你們罵錯人了!
您說,“躺著也中槍”的這位挨罵者招誰惹誰了?
這幕鬧劇的背后,其實還是老毛。壕W(wǎng)絡暴力如脫韁野馬,時不時總要出來踢踏一番。舉報“何炅吃空餉”的教授,就剛剛嘗過這種苦澀滋味。
為何韁繩勒不住、野馬老出欄?從網(wǎng)民角度觀察,一言以蔽之:話語權利與話語能力、話語責任的不相匹配,就是病根。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平臺賦予了人們前所未有的話語權,“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降臨了,人人可以很方便地在公共空間發(fā)表意見,言說的欲望空前高漲,言說的權利人人重視;然而,權利并不能同步提升人的話語能力,很多人找不到適當表達的方法,情緒話語、道德話語因為門檻低、好操作而備加流行,跟風圍觀也能帶來很大的參與樂趣。
從積極方面看,道德批判會形成無形的輿論壓力,圍觀也能改變社會,悠悠眾口,確實起到了激濁揚清、監(jiān)督膨脹的公權力的作用;
然而,當?shù)赖屡u轉(zhuǎn)化為道德大棒,情緒化語言泛濫,聲音傳送效果主要看“拗姿態(tài)”和言辭激烈,副作用就會顯現(xiàn),理性思考的聲音就會被蓋住。不恰當表達中,尤以話語責任的匱乏為劣。毫無顧忌地謾罵、肆意公開他人隱私,不僅挑戰(zhàn)道德底線,而且涉嫌違反法律。
有人主張“言論自由市場”說,認為不用管,瞧著吧,話語場有自凈的能力。事實上,自凈往往沒等到,等來的是破窗效應:面對破碎的窗子,人們會更不在意地扔出更多的石頭。網(wǎng)上罵聲一片,好好說話的劈頭蓋臉先被罵得睜不開眼,泥人也有三分火氣,反唇相譏是自然反應。最終,劣幣驅(qū)逐良幣。
大家的言論場,大家要珍惜。每個人都從自己開始抵制,而不是添磚加瓦,人肉搜索就會威力大減;面對對他人惡毒的謾罵,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麥克風”說公道話、發(fā)平和言;心里有氣,別遷怒于人,否則早晚也得遭“無妄之災”……總之,網(wǎng)絡是咱的客廳,應該干干凈凈的,它不能是個痰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