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商 旸:打孩子前,請算一筆賬
//agustinmoreno.com2014-05-20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從成本與收益比上看,打罵絕不是理性選擇,反而“貪小便宜吃大虧”

  家長打罵孩子,被很多人看做“常識”。這種所謂的天經(jīng)地義在最近得到了數(shù)據(jù)的支持:廣州婦聯(lián)公布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打孩子不算家庭暴力。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罵不成材”。傳統(tǒng)親情觀中的暴力因子并沒有隨著時代變遷而消弭,反而有點“歷久彌新”。

  打罵式的體罰教育之所以在中國不少父母的意識中根深蒂固,舊有教育觀念作祟是硬幣的一面,另一面則應歸因于某種“經(jīng)濟理性”。耐心細致的教育,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定的能力。很多家長有“本領(lǐng)恐慌”,一沒空,二不會,工作一忙、壓力一大,打罵顯得成本最低:省事、省時、省力,不用經(jīng)過用心的思考和精心的設(shè)計,“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有幾分“一打就靈”的意思。他們未必不知道粗暴教育的壞處,只不過“經(jīng)濟理性”給了他們一個似乎過得去的理由。

  但是,不管信奉“打字訣”的父母正視與否,傷害就在那里,不消不滅。傷害將直接導致管理成本“疊加式”的上升。所謂“經(jīng)濟理性”實際上變成了“經(jīng)濟惰性”。懲戒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明白錯在何處,但犯錯誤的原因是多元的,需要耐心細致的分析。打罵看似節(jié)省了“分析成本”,但與冷漠相伴,不但造成了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需要另外的管理進行干預,而且很可能讓孩子對為何犯錯不明就里,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再次犯錯的可能性增加,于是針對同一種錯誤的管理出現(xiàn)反復,成本不減反增。

  從管理的成本與收益比上看,打罵絕不是理性選擇,反而是“貪小便宜吃大虧”之舉。但凡不愿拿出必要時間和精力,拒絕更新理念和提高能力的家長,很容易陷入體罰的路徑依賴。想要讓懲戒起到作用,歸根到底還是要注重溝通與說服。奉勸那些動輒打罵的家長,還是要算算賬,切莫再做“撿芝麻丟西瓜”的傻事。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