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李小佳:老人,還是要愛
//agustinmoreno.com2013-11-29來源: 解放日報
分享到:更多

    近日,老年群體似乎“火”了,原因是幾條熱點新聞都與老年人相關:有老人因為公交車沒進站點讓他多走了路,竟把司機罵暈了過去;有老人因為沒有人給自己讓座,就坐在一位女乘客的腿上;三名小學生扶起倒地老太卻被指是撞人者;廣場跳舞的“大媽們”站上了輿論風口浪尖,等等。這使傳統(tǒng)上對老人的認知受到強烈挑戰(zhàn),有人甚至感嘆老年人變“壞”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或許,我們可以把記憶拉向另一種“關注”。老年人缺乏家人照料和關懷,養(yǎng)老院床位不足,空巢老人的寂寞,與此相關的熱點新聞也層出不窮,輿論給予的是一種巨大的同情和支持。還是那個群體、還是那些老年人,只是因為出現(xiàn)了一些不同的新聞事件,卻遭遇了一“捧”一“殺”的兩重境地。

    其實,同情也好、痛罵也罷,兩者看似截然不同的情感和態(tài)度,但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本質是相通的,就是有沒有真正站在老年人的立場上,是否忽略了他們的真實變化和需求,有沒有去仔細地聽聽他們在邁向另一個人生階段過程中的心聲。而以非此即彼的方式給老年人 “畫像”,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老年人之所以成為輿論熱議的一個群體,與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是有關的。隨著老年群體比重的日益增大,未來與之相關的話題只會多不會少。比如,今天我們還在擔心老齡化社會引發(fā)的“人口紅利”衰減的問題,未來我們可能就會討論老齡人口儲蓄率上升可能帶來的 “二次人口紅利”機遇,等等。所以,在老齡化成為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時,與老年人相關的討論很可能會持續(xù)熱議,由此引發(fā)老年人以一個群體的形象進入公眾輿論的視野也就在所難免了。

    但是,就像社會輿論曾經(jīng)對于“80后”、“90后”的評價一樣,當時,一些人給這兩個群體畫出了“啃老族”、“草莓族”的負面形象,但是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也逐漸看到年輕人的知識結構更新、創(chuàng)新能力更強,在工作崗位上能作出新的貢獻,等等。

    由此可見,對于某個社會群體的討論,一定要全面地看,尊重他們,而不能急著下結論,更不能今天捧殺、明天棒殺地將其當成街頭巷尾的有趣談資。

    如今,探討很多社會問題時,人們開始以群體作為注解,去探究其背后的群體性特征和原因。這種探究是有解釋力和有價值的。當我們更清楚某個社會群體的特征,就會更了解怎樣處理好群體間的關系,由此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當前我國社會狀況和預測未來發(fā)展趨勢。

    當然不可否認,身處社會轉型期,老年群體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變化,比如,更加關注自身的權益,更熱衷于參與社會活動。同時,社會上的一些不好的東西也會在他們身上呈現(xiàn),如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等。

    但是,不管怎樣,不能因為個別老人的“不可愛”,我們就不愛這個群體了。畢竟,衰老是每個人必經(jīng)的過程,也往往是一個去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心理生理都會發(fā)生一些變化,如何體諒老年人可能會面對的內心糾結,同時去幫助這個群體糾正不足、精彩地過好這個人生階段,是社會乃至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

    所以,不要再執(zhí)著于“變好變壞”的討論,我們需要以更加尊重而非兒戲的態(tài)度來重新看待老年人這個群體,既不護短,也不必“打擊一大片”。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