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打破剛性兌付,既是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要求,也是對投資者的保護。這就需要投資人清楚地了解資金的投資標的、投資方向和變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方寸不亂,但前提是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更透明,投資收益更清晰,能真正反映市場風險和產品價值
最近,朋友小林的銀行理財產品到期了,資金“回籠”后,小林還想再找一款產品接著投資。然而,在銀行的理財產品目錄中翻來翻去,他卻發(fā)現沒幾個產品可選。因為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但比幾個月前低了不少,而且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也不像以往那樣標明預期收益率。這意味著,投資者要承受的風險增大了。
在大多數人看來,理財產品更像高收益的存款,多數情況下,不但本金有保障,獲得的預期收益率也八九不離十,因此不少低風險投資人幾乎將全部存款都買了銀行理財產品,穩(wěn)獲本金和收益。如今,這種狀況正在發(fā)生改變,近期銀監(jiān)會出臺新規(guī),要求銀行理財產品在銷售時,不能提供含有剛性兌付的產品介紹。
所謂“剛性兌付”,就是理財產品到期后,如果投資出現風險,難以達到預期收益率,甚至本金難保時,發(fā)行機構以自有資金保證投資者能獲得本金和收益。換言之,打破剛性兌付,就是打破投資者對理財產品“高收益、零風險”的預期,意味著未來投資未必能旱澇保收,一旦投資失利可能血本無歸,對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
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趨緊,市場上的違約事件逐漸增多,有關打破剛性兌付的說法不絕于耳。不少人認為,原來的剛性兌付抬高了市場上無風險資產的利率水平,影響利率市場化定價基礎,只有打破無風險資產的高收益,才能讓資產價格真正反映風險和收益。
然而,也有人認為,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剛性兌付,就是減少了對投資者的保護,特別是削弱了對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護。當銀行理財產品不再承諾預期收益率,人們不禁要問:這還適合普通投資者嗎?
實際上,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打破剛性兌付,既是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要求,也是對投資者的保護。打破剛性兌付的出發(fā)點是讓投資人風險自擔,能自己識別風險和把控風險,最終承擔風險。既然如此,投資人首先要能清楚地了解到資金的投資標的、投資方向和變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不為所亂。而此前銀行理財產品飽受詬病的一點就是產品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不充分,以致投資人從購買產品起,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資金投向,又何以要求他們風險自擔?這才形成了投資人對銀行理財產品剛性兌付的預期。因此打破剛性兌付的前提,是產品信息披露更透明,投資方向更明確,而這一點正是對投資人最大的保護,讓理財產品走出“迷霧”。
投資人自擔風險后,銀行能疏導更多的風險,但并不意味著銀行不用對投資者負責,或是風險管理能力可以降低,而是要求銀行更加重視風險。正如小林看到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正逐步改變過去封閉式運作方式,而是越來越注重結構化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對投資收益一目了然,對銀行的理財產品設計能力和投資管理能力也更清楚。更為透明的投資環(huán)境,對銀行是一種激勵,也是對投資者的更好保護。
打破剛性兌付,是銀行理財產品回歸資產管理本質定位的必經之路。讓投資收益更明晰,能真正反映市場風險和產品價值,也讓投資者逐步走向成熟,樹立風險自擔的觀念,是銀行理財產品未來發(fā)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