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怎樣還“嫁給大山的女人”以正義
//agustinmoreno.com2015-07-3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更多

  7月28日,兩年前發(fā)表的一篇報道《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候選人郜艷敏: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被網(wǎng)友翻出,引發(fā)巨大爭議。1994年,18歲的河南打工妹郜艷敏被拐賣到了太行山深處的曲陽縣靈山鎮(zhèn)下岸村,受盡磨難后,她成為該山村小學唯一的女教師。2006年郜艷敏被評為“2006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其經(jīng)歷還被拍成了電影。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發(fā)微博表示,“人販子必須嚴懲,買主也必須追究刑事責任。對受害人應當救助,不能縱容拐賣、同情買主。已部署當?shù)鼐秸{(diào)查!

  讓受害者真正得到拯救

  盛翔

  郜艷敏被拐賣事發(fā)于1994年,距今已21年了。在這21年里,她經(jīng)歷的那些不幸遭遇,不僅是她本人痛苦不堪的回憶,也是當?shù)厝吮娝苤氖聦,更是被媒體廣泛報道過的舊聞。2007年1月,郜艷敏手捧“2006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獎杯孤零零地回到村里。2009年,她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詭異的是,拐賣她的人至今仍然逍遙法外,沒有任何人對施加給她的傷害承擔過任何法律責任。

  倘若不是“萬能的網(wǎng)友”重新翻出了她的故事,并且引起了公安部打拐辦主任的關(guān)注,那么,這個被拐賣到河北農(nóng)村的河南姑娘,注定將會這樣度過她的一生,好像她原本就是一個入鄉(xiāng)支教并且長期留了下來的女教師。讓人費解的是,她都已經(jīng)“感動河北”了,她的故事都被拍成電影了,如此“事先張揚”的一樁拐賣案,為何一直未曾引起當?shù)毓矙C關(guān)的注意?是21年都破不了案,還是從未試圖去破這個案?又或者,被拐賣的郜艷敏根本不需要救助,而拐賣她的人也根本無需被追究刑責?

  “感動河北”的拐賣案竟然也會爛尾21年之久,如此匪夷所思的故事情節(jié),非失職瀆職所無法形容也。被拐女成了受人尊敬的鄉(xiāng)村女教師,從自強與助人的層面,郜艷敏的故事的確足以“感動河北”;可問題是,評選機構(gòu)在分享和唱誦她帶來的“正能量”之余,有沒有真正關(guān)注過她同時也是一樁拐賣案的受害者,是需要被救助的對象?這樣的典型案件、典型人物,怎么就沒有人來重點查辦呢?

  當郜艷敏捧著獎杯孤零零地回到村里,當改編電影的人“消費”完了她的好故事,當聞訊趕來采訪的記者被當?shù)卣跃S護形象的名義阻撓,冷漠與麻木自始至終圍繞,正義與溫暖遲遲沒能到達。在那么多被拐賣的婦女中,郜艷敏能夠因為當了女教師而受人關(guān)注,本來已經(jīng)算非常幸運了;可即便如此,她卻并未因此改變?nèi)松能壽E,與其他至今無人知曉的被拐賣者別無兩樣,承受了同樣屈辱的命運。

  這些年來,打拐一直是備受關(guān)注的社會熱門話題,公安部門為此部署了多輪專項行動;但是,如果“感動河北”的拐賣案也會爛尾,人們就不得不懷疑:究竟有多少受害者真正得到拯救,又能有多少犯罪分子真正得到懲處?

  每一樁熱聞都不應該爛尾,每一起案件都應該有回復。這絕不只是郜艷敏一個人的悲劇,這也絕不只是郜艷敏一個人的渴求。

  悲哀的忘卻與糾結(jié)的救贖

  然玉

  所謂“感人故事”的最開始,竟是一樁絕望的悲劇。郜艷敏蒙難、抗爭之初,未能得到一絲有力的支援;其順服、認命之后,反倒成為催淚煽情的“偉大人物”。在歲月的沖刷下,原本的是非對錯,原本的罪惡與屈辱,似乎正一并變得含糊——若不是有心人舊事重提,又有誰還會記起,這位感人的鄉(xiāng)村女教師,其實是一起犯罪的受害者。厘清此一前提,再來審視她的身份變換和人生轉(zhuǎn)承,想必更多了許多復雜況味吧。

  因為時間的演化效應,郜艷敏一事已經(jīng)變得無比棘手。作為被拐者的郜艷敏,早已是“買主”的妻子,有了共同的孩子,安處于穩(wěn)定的家庭結(jié)構(gòu)與情感紐帶之中。從之前的不甘、抵抗,到如今的淡然、接受。郜艷敏的處境和心境,確乎發(fā)生了極大轉(zhuǎn)變。那么,又有誰能說清,怎樣一種未來,才是對郜艷敏最好的結(jié)果?公眾所期待實現(xiàn)的“正義”,卻很可能會給郜艷敏造成又一次的傷害。而這,儼然構(gòu)成一個兩難困境。

  針對此事,公安部打拐辦主任表示,人販子必須嚴懲,買主也必須追究刑事責任。這一番表態(tài),既合乎法律表述,也契合民間呼吁,當然值得力挺。然而事態(tài)的復雜性在于,郜艷敏與作為“買主”的丈夫,業(yè)已具備了一定的感情基礎(chǔ),且有了相當一部分共同利益。倘若此時追究后者的刑責,很可能在客觀上讓前者的生活更糟。

  當然了,上述種種糾結(jié),更多只是情感或功利層面的盤算,不足以左右案件的最終走向。眾所周知,拐賣婦女乃是刑事犯罪,屬于公訴案件的范疇,這意味著受害者的個人意愿,很多時候并不是決定性的……透過此案,我們實則最應意識到,拐賣犯罪的特殊性之所在:倘若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將被拐女性解救出來,便會造成種種不可逆的后果。長時間的共同生活,以及由此衍生的“后果”,極可能模糊掉施害者與受害者本來清晰的界定。

  郜艷敏的曲折人生,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怎樣才是對被拐女性的最好救贖?就此而言,最理想的狀態(tài),當然是及時將之解救。但,對于那些延續(xù)太久、已產(chǎn)生“既成事實”的拐賣事件,又該如何對待呢?之于此,整個社會顯然還沒有成熟的應對方案。而大致可以預見的是,恰是由于缺乏完善、系統(tǒng)化且有針對性的救助體系兜底,我們便很難對拐賣案中的“施害者”充分追責。于是乎,才會有無奈的忘卻與寬恕,甚至于粗鄙、廉價的煽情吧。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

掃碼關(guān)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