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高考前夕,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yè)處原處長蔡榮生案揭開了“特招”腐敗的冰山一角。盡管教育部已經(jīng)明令禁止“點招”,但一些高校仍然會留出少量機動招生名額,對教職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實行特殊錄取。一企業(yè)主稱,他是某知名高校的“校董”,每年向這所高校捐100萬,作為“回報”,每年學校招生時就會給一個“點招”指標。“這個名額可以給自己的孩子、親屬用,也可以送給生意合作伙伴或有所求的官員。”(6月9日《新京報》)
花樣繁多的“里應外合”,正在蠶食著高招的公平正義。圍繞大學的入學資格,各方勢力暗地巧取豪奪,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就這樣,原本“標準唯一”高校招生,在權力、金錢的合圍夾擊下,悄然發(fā)生了沉淪。直至“校董捐錢換指標”的丑聞曝出,公眾方才見識到,其間露骨交易墮落之深……當以“高考”為核心的學位競爭體系,支撐起多數(shù)人進取的希望,“特招”、“點招”等無可救藥的游戲后門,勢必動搖那些最普遍的脆弱人心。
早被嚴禁的“點招”,現(xiàn)實層面卻頑固存活。剛性規(guī)則在自上而下的傳遞過程中,似乎發(fā)生了顯而易見的效力遞減。就這樣,校方依舊我行我素,點招幾乎未有任何顧忌;野刀鴪怨痰睦嫱,消解了“一紙禁令”所要伸張的正義。于是,一面是三令五申所允諾的虛幻圖景,一面是真實世界上演的一切如舊,兩種迥然不同的價值選擇,自此分道揚鑣、越走越遠。前者用來應付“多數(shù)人”的悠悠之口,后者則迎合“少數(shù)人”的隱匿需求。
教育部門雖明令“禁止點招”,卻沒有必要的查處力度和頻度來支撐,注定會陷入言行相悖的尷尬。執(zhí)法時的寬松尺度,無異于縱容了高校將“點招”繼續(xù)到底……而除此以外,此事的另一癥結在于,“招生權”在校方與職能部門間分配失衡。招錄過程中,高校在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握有太多自主變通的權力。久而久之,難免將之變現(xiàn)、用以謀利。這其中,“校董捐錢換指標”,便是大學變賣招生權撈金最極端、最直白的套路。
留出機動招生名額,分給教職工子女或“校董”。某些大學簡直就像理性經(jīng)濟人一般,充斥著極端的利己精神,以及追逐利益的滿滿欲望。作為社會資源的大學學位,就這樣淪為高校管理者的私產(chǎn),乃至可以自用,可以兜售!當高校放棄了對于道德清譽的追求,轉(zhuǎn)而去攫取世俗化的經(jīng)濟收益,注定會失去自我凈化的自覺,久而久之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經(jīng)年累月,極度扭曲的校園治理結構,或許已經(jīng)摧毀了不少從業(yè)者最后的恥感。
大學管理者,丟失了對正確價值的追求,而是千方百計地逐利、分利。這一切,掩藏在“財政投入不足、教職員工待遇過低”等說辭下,曾經(jīng)一度獲得了相當多道德同情。只是,任何群體的利益訴求,都不能凌駕于全社會的公義之上。大學的生存困境,從不應以迎合權貴、傷及平民的方式獲得補償。堵住“點招”后門,固然要強化執(zhí)法監(jiān)督的強度,然而更重要的,顯然在于恢復大學從業(yè)者的自我認同以及職業(yè)信仰,而不再是一副貪婪的市儈模樣。
節(jié)操碎了一地,如何一一撿起,注定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