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將召開。此次常委會最大的亮點,是聽取和審議《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草案)》。該草案2月19日向社會征求民意,其中擬規(guī)定“車廂內禁止飲食,不聽從運營單位勸阻制止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處警告或者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5月20日《北京青年報》)
地鐵車廂內是否應該禁食,存在廣泛爭議。要吃的人,一直在強調吃的理由,譬如,由于趕時間等因素,不得不把早餐帶進車廂內吃。反對的人則表示,車廂內充斥的各種煎餅果子、雞蛋灌餅的味道讓人難以忍受。
凡坐過地鐵的人,都會對里面的實際狀況有切身的感受。地鐵車廂是一個密閉空間,尤其在運營高峰時段,擠擠扛扛的,會給每個人帶來不便。無疑,食物氣味會污染車廂的空氣環(huán)境,讓很多人產生不適感。因為車廂擁擠,加上人身晃蕩,乘客食用熱飲時,如不慎潑灑到其他乘客身上,難免會引起糾紛,對運營秩序帶來影響。還有就是如相關部門人員說的,遺留的食物殘渣有可能引來蟑螂、老鼠等,會對地鐵線纜和機電設備造成一定安全隱患。
地鐵車廂內禁食,這是從基本的文明禮儀做出的考量。歐美一些國家的地鐵也有類似法規(guī)。美國的紐約和華盛頓、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等城市都明令禁止在地鐵里吃喝。莫斯科地鐵是世界公認的“地下宮殿”。它能夠歷經近80年的歷史仍然保持整潔與美觀,跟俄羅斯人的文明意識密切相關,俄羅斯人早已把不能在車廂上吃東西視作基本的文明禮儀。在俄羅斯,文明行為本身就暗含了禁止在車廂吃東西。這事兒放在彼處行,此地卻不一定行。文明作為軟性要求,可能管不住有人要吃韭菜盒子。
擁擠逼仄的地鐵車廂,不是家里,它是集合擁擠人群的公共空間,吃東西不僅不文明、不衛(wèi)生、不安全,更是對他人生活的冒犯和侵擾。強調趕時間的人也都清楚,中式早餐類煎餅果子、雞蛋灌餅、韭菜盒子等吃起來并不費時間,上車前、下車后,吃這些食品,也就是一會兒的功夫。最重要的是,要從中懂得,人要在平日養(yǎng)成基本的文明習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顧及他人感受等于是照顧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