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如果”成為“如果”
岳燕林
//agustinmoreno.com2015-06-30來源: 中工網(wǎng)—《山西工人報》
分享到:更多

  近日,接二連三發(fā)生的公共安全事故讓人傷痛之余,唏噓不已:孩童溺水、校園食物中毒、南方暴雨成災泥石斷路、房屋傾倒……反復盤點,筆者發(fā)現(xiàn),諸如此類的事故年年發(fā)生,層出不窮。在發(fā)生事故之前,能不能提前防范,消除隱患?在發(fā)生過類似事件之后,能不能舉一反三,提升應急避險能力,杜絕危害?公共安全事故能否跳出說起來“痛徹心扉”,過后卻又“拋到腦后”的怪圈?

  細細反思這些公共安全事件,都與安全責任息息相關:如果,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警鐘長鳴,葫蘆島市6名學生溺亡悲劇或許不會發(fā)生;如果,遵義市相關部門能夠增強安全責任意識和防范措施,5天內(nèi)兩起樓體坍塌事故或許可以避免。可是,這些“如果”都僅僅是“如果”,禍患積于忽微,卻讓群眾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相關事件發(fā)生后,有關方面言之鑿鑿地喊出“吸取血的教訓,落實安全責任”。然而體現(xiàn)在具體工作中,往往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沉痛過后,安全意識又會淡化,防范工作又會松懈。

  公共安全不僅是公民個人的事情,更是公共治理的課題。安全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涉及教育、建筑設計、媒體傳播、公共策略等方面。預防類似慘痛的事故,應長遠謀劃,未雨綢繆,堅守尊重生命價值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底線,讓“如果”不停留在“如果”上,而變成思想上的重視和措施上的防范籌謀。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