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余:年輕人該學習誰?
//agustinmoreno.com2015-01-22來源: 中工網(wǎng)+—《四川工人日報》
分享到: | 更多 |
“用生命來著遼金史”的北大教授劉浦江走了,“布鞋院士”李小文走了,儒學研究泰斗龐樸走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幾位老先生溘然長逝,化作了夜空中閃亮的星辰。
老先生們豐厚的學術素養(yǎng)、簡單純粹的人生態(tài)度,引人無限景仰。但景仰過后,也有不少人自責:捫心自問,先生們在世的時候,我們認真向他們學習過嗎?或者至少認真看過他們的書嗎?
何以如此?有人用美國社會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提出的“后喻文化”概念來解釋,即在科技迅猛發(fā)展、信息無障礙流動的時代,由于年輕人學習新東西明顯比老一代快,知識的傳播將顛倒過來,變成年輕人向年長者傳遞。
果真如此嗎?恐怕也未必。不管對于年輕人還是年長者,互聯(lián)網(wǎng)只不過是一個工具,它帶給人們海量信息,但這些信息也往往碎片化、泥沙俱下,無法代替人們進行完整知識體系的梳理,更不能教給人們正直、善良、勤奮、勇敢等品行。其實,不管未來科技如何進步,知識如何更新,人類社會的一些基本行為規(guī)范仍遵循著古老的法則,比如道德、倫理、經(jīng)驗、品行等等。年輕人要向長者學習的道理,肯定永遠不會過時
編輯: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