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職工點題-正文
韓 睿:就業(yè)難不解用工荒是供求錯位
//agustinmoreno.com2014-08-15來源: 中工網—《勞動午報》
分享到:更多

  一家位于中關村的餐館門上貼著一張招聘啟事——“包食宿,月薪3000元至4000元!辈宛^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因為餐館要開分店,需要大量的服務員,而且對學歷要求不高,踏實肯干就行!八袉T工享受五險一金,過生日有禮金和禮品,春節(jié)中秋發(fā)紅包,工齡滿兩年的員工,還能休年假,并且天數(shù)隨工齡遞增。”但李先生說,“啟事貼了有些日子了,應聘者卻不多。”(8月13日《光明日報》)

  高薪也引不來金鳳凰,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我以為就是沒有栽好梧桐樹。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的說法就是,“一些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部分企業(yè)招工難、技術工人短缺等現(xiàn)象都是就業(yè)結構性矛盾的體現(xiàn)”。

  其實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或者說改革開放初期,也有這樣的情形。在一堵高墻之隔的東西兩個院落,一家生產的產品,正好是另一家需要的產品?墒瞧婀值氖,東家生產這類產品的企業(yè),都拿來出口了;而西家企業(yè)需要的產品,卻需要進口。也就是說,兩個供需對接的企業(yè),縱是相逢不相識,只能到國外轉了個彎,增加了許多成本和環(huán)節(jié)。

  梳理一下,導致這樣局面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信息不通。而現(xiàn)在的“就業(yè)難”與“用工荒”,顯然已經不僅僅是信息閉塞的問題,仔細分析一下,更多的則是供求錯位。這廂“就業(yè)難”,英雄難用武;那廂“用工荒”,老板做跑堂。也就是說,老板需要的工種,大學生不愿干、干不來;大學培養(yǎng)的人才,老板也不需要。于是雙方都干著急,沒辦法。

  其實,解決“就業(yè)難”與“用工荒”,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至少,應該數(shù)管齊下。

  學生思想要轉彎。思想轉彎,當然要立足興趣,但是更要立足現(xiàn)實,好高騖遠不如腳踏實地,看看哪一個社會需要的行當能夠實現(xiàn)或者接近自己的興趣,能夠安身立命,更大一點的目標,就是能夠不但不啃老,還能“老吾老”。比如現(xiàn)在的技工和高級技工如此吃香,在思想上轉個彎,去嘗試一下,挑戰(zhàn)一下,何嘗不是對社會的適應呢?

  學校教育要轉型。這方面,和一些完全適應市場的技校高職比起來,我們很多大學的很多學科都鉆進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象牙之塔,培養(yǎng)出來的不能說是廢物,但是身無長技。如果打造的不是那些像陳景潤那樣計算和推理的高科技研究人才,那么至少要與社會接壤,培養(yǎng)既能用腦又能動手的市場需要的人才。在這方面,藍翔技校就是樣板。

  老板用工要轉制。這個轉制,就是升級,所有用人的國營私有企業(yè),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法規(guī)制度用人,既要上五險一金,還要落實帶薪休假,培育自己的優(yōu)秀企業(yè)文化和先進經商理念,擁有自己的管理團隊,讓所有應聘者成為企業(yè)的參與者、管理者,甚至領導者,分享改革成果與企業(yè)紅利,增強吸引力。

  當然,政府部門也不能做旁觀者,而是積極制定政策,進行正確引導,不斷加以規(guī)范。如此政府推動,市場撮合,“就業(yè)難”遭遇“用工荒”的結構性矛盾困局,一定可以破解。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