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6月14日新華社報道,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兑庖姟芬箝_展地下空間資源的調(diào)查與評估,制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加大老舊管線改造力度;加強維修養(yǎng)護,消除安全隱患,等等!兑庖姟窂娬{(diào),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糾正“重地上輕地下”“重建設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等錯誤觀念。
從城市“看!、馬路拉鏈到管道泄漏、地面塌陷,城市地下的各種隱患,正在給公眾的安全帶來重大威脅。以前,對于這個問題,基本是每個城市各自為政,有的地方重視,抓得緊,民眾會因此受益;有的地方漠視問題存在,民眾就要因此遭殃。所以,在國家層面對城市地下規(guī)劃建設提出統(tǒng)一的要求和部署,實有必要。
國務院此次提出城市地下安全的各種保障措施,很有針對性。例如,要求開展地下空間資源的調(diào)查與評估,這就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現(xiàn)在許多城市的地下管線和設施家底不清,何談管理?還有,穩(wěn)步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這是防止馬路反復“開膛破肚”最有效辦法,在發(fā)達國家,各家單位地下管線都不允許隨意鋪設,而是建設多種管線共同使用的共同溝。但對此,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城市都缺乏長遠的眼光,不敢觸動現(xiàn)狀。
那么,這些措施怎么執(zhí)行到位?現(xiàn)在許多地方“重地上輕地下”,已經(jīng)成了通病。此前還有報道說,有市長不愿建地下管網(wǎng),把幾百億元埋在地下。另外,一些地方地下規(guī)劃、管理、建設長期處于無序狀態(tài)。這種數(shù)十年形成的慣性思維,并非輕易可以改變。
要想一改這樣的局面,必須從“責任”入手,讓地下管線的規(guī)劃、管理、建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責任明確到部門、明確到人。
其實,地下管線的問題,之所以拖這么久難以解決,與其說缺的是思路,不如說是責任。在許多地方,官員“重地上輕地下”,不僅不用擔心承擔決策失誤責任,反而因此獲得升遷的籌碼;有的地方長期大雨內(nèi)澇,于是投入巨資進行下水道建設,效果卻聊勝于無,但沒有人為這些打了水漂的巨額投資負責;有的地方,地下管道隱患存在多年,但是只要不出重大事故,官員頭上的烏紗帽基本無虞;有的地方說要杜絕馬路拉鏈,但馬路依然挖了填、填了挖;而在更多地方,自來水管、天然氣管等管線頻頻被挖斷,地面塌陷屢屢讓民眾驚魂,卻鮮有深入調(diào)查和追究。
地下管線的問題,不能等到重大事故發(fā)生后,再來追究責任。只有在日常的管理中,讓責任歸位,才能贏得長久的安全。尤其是,此次在國務院的要求下,接下來,一些地方無論新管線建設,還是老舊管線改造,都會擴大規(guī)模。地下管線舍得花錢,固然是好事,但這些巨額的投資,只有通過責任機制的匹配,才能保證花在它最該花的地方,花得最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