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繼浙江、河北、吉林、廣東等地區(qū)教育改革清理加分方案之后,據稱為進一步減少和規(guī)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北京市近期也出臺取消了多個加分項目的措施,除涉及雜七雜八的“競賽”優(yōu)勝者外,“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的加分也在取消之列。
客觀說,大家可能并不關心是不是能夠“減少和規(guī)范”加分事項,因為取消加分遺留下來的問題是既然不再是加分項目,那么相關的“榮譽”評選還會吸引人嗎?或者說,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們是不是還有興趣去爭取“榮譽”呢?
教育本身是一項從長計議的工程。長遠考慮,很難對此類急功近利的想法給出確切的答案。撇開因為“牟利”而在榮譽爭取中衍生出的各種手段——比如某師范大學通過調查得出的結論:“親緣人士的權力和財力明顯助益學子榮譽的獲得”,因為加分的吸引力歸零,舍棄爭當“三好”、“優(yōu)秀”,甚至取消評選的呼聲自然而然地就浮出了水面。
猛然一看,如此直截了當的聲音顯然太過功利,有損于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大而化之地想想,似乎確實存在這種令人擔憂的情形,可是,一旦仔細分析這種理論上的“感覺”,實際上情形恐怕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從直觀的感覺出發(fā),“三好”給出的是一個綜合評價,疑問是我們如何占有客觀的標準去評判。就說思想品德好吧,這實際上是一個理念化的概念,被賦予了完美的尺度,當用這個無暇的模子去裁量一個人的時候,實際上很難找到合體的身型。退而求其次,在平凡中擇優(yōu)當是適當選擇,只是面對鮮活的個體,比如說一個敢做敢為的人和一個文弱聽話的人,該用何種標準去評價誰更優(yōu)秀呢?安分守己的人不一定是負責任的人,要甄選出大家服膺的模范恐怕很難,這里還尚未涉及學子和教師的主觀傾向。再看客觀一點的學習好,基于現在的考試體制,有創(chuàng)造力的“叛逆”成績未必好:學習好是學習能力,而不是考試成績。
當然,事情不是那么絕對,相信總是可以選出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同學,遺憾的是,即便沒有“加分”之類的推力,我們也人為地將多數人置放到了“不優(yōu)秀”的境地,這就不是公平與否的問題了。就教育本身來說,至少應該激發(fā)出每個人的自信和活力,科學家、部長什么的未來理想不說,現實看清華、北大就不是所有人都能考取的,看看那些如馬云般的富豪,或者大學都上不了,從北漂躋身杰出演員的家伙,模式化“優(yōu)秀”的說服力就不是打折扣的問題了。更糟的是,理想、規(guī)范的預設標準如果真的有誘導作用,人分三六九等的排隊帶來等級化思維不說,還會抑制學童們本該充分展示的個性發(fā)展,進而可能摧毀不少孩子的自信。
對更多的人來說,做一名普通的廚子,當一個嫻熟的機械師,更或者成為一名快樂的快遞員……才是有意義的生活,但是“三好”扭曲了學童的心理預期。從幼童到青年,學校應該傳遞的知識除了公平之外,更應該輸入對人、對社會、對環(huán)境和事件的判斷能力,在世界觀、價值觀形成階段,學會辨識對錯比你告訴他們什么是對錯更重要,尤其是當下的現實環(huán)境和我們所謂的“對錯”嚴重偏離的時候,更是如此。
誠然,榮譽觀念的確立是必須的,只是真正的榮譽應該是超越自我的升華,不僅不關涉精神層面之外的期許,更不是考試成績般人與人之間的馴化比拼,一個“霸氣”者可能會為保護同學毅然出手,而貌似循規(guī)蹈矩的人也會是“告密者”,世事并不絕對。如果一定要用某個模子去圈定“三好”,那些希望培養(yǎng)出喬布斯的老師大多都會后悔:不管用什么標準衡量,“喬布斯”都不是“思想品德”好的人。
“三好”就像個預先設定的模子,之前的爭當就實利策略而言,很難說還剩下多少真正意義上的榮譽激勵作用,既然取消了加分,試圖讓人變成某種類型的做法還是止步為好,不評也罷。
證券時報:澳大利亞連續(xù)加息對中國的影響 2009-12-07 |
天使化作孫二娘,患者忍做豬和羊 2010-09-06 |
劉晶瑤: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傻好人”郭... 2010-09-21 |
何 勇:內心溫暖 所以富足 2010-09-27 |
人民時評:面對3.559億彩票巨獎,不知... 2009-10-15 |
人民日報:院士“特權”不宜異化 2009-12-07 |
樂 其:不可低估“微塵”的力量 2012-05-11 |
顧網聞之 2012-10-31 |
王 輝:養(yǎng)書 2013-05-21 |
人民日報:院士“特權”不宜異化 2009-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