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時評:張鐵生能讓多少人不再浮躁
本網(wǎng)評論員 王憲
和前一周的9只新股集中申購相比,上周僅有禾豐牧業(yè)1只新股申購,顯得過于冷清。但是,讀到東北的這家最大飼料企業(yè)集團、新上市公司第六大股東張鐵生的名字時,經(jīng)歷過那段歲月的人思緒一定不會平靜。
并非同名同姓,此張鐵生即彼張鐵生——“文革”中名噪一時的“白卷英雄”。當進一步了解到他的坎坷人生后,或許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們追逐財富的焦慮浮躁。
張鐵生在1973年“文革”中的唯一一次高考中,對理化考試僅做出3道小題心有不甘,一封寫在試卷背面洋洋灑灑的長信使他贏得“反潮流”美名,從此大學取消考試。他不僅上大學如愿以償,還一步登天當上了大學領(lǐng)導(dǎo)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但是好景不長,1976年便鋃鐺入獄,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獲釋后幾人合伙出資20萬元成立沈陽天地飼料廠,經(jīng)過多次股權(quán)轉(zhuǎn)讓和受讓,如今張鐵生持股達到3224萬股,擁有的市值達1.89億元。
從文革罪人到億萬富翁,張鐵生走過了大起大落的大半人生。和現(xiàn)今人們通常想象不同的是,他既沒有可以仰仗并經(jīng)常坑一坑的老爹,也沒有豐厚的人脈和資源,更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知識本領(lǐng),成功只賴生意順遂。
和出獄之初的張鐵生相比,現(xiàn)在很多人起點要高很多,卻被一種莫名的焦慮籠罩著,怨天尤人,一味比上不比下,工作生活打不起精神。他們對不正之風或貪官之恨,輕于對自家沒有高官大腕之恨,恨生不逢時,恨降生地點沒有選對,恨現(xiàn)實處境“不堪”。說白了,就是恨沒有接到天上掉下的餡餅,甚至到了好壞對錯不分的程度。他們只看到坐擁億萬的風光,卻罔顧坐牢15年的磨礪,不知這段經(jīng)歷給張鐵生增加了多少沉穩(wěn)和毅力。
刑滿釋放就業(yè)難是公開的秘密,對張鐵生而言還要再難幾分。不說曾經(jīng)的政治犯之名,重要的是年齡,41歲,已無任何優(yōu)勢可言。可以想見,但凡有路可走,他肯定不會這樣選擇。在國人的觀念中,這是向晚輩折腰,近于食嗟來之食,只比韓信鉆襠略強。
張鐵生告訴人們兩點簡單道理,一是坐而論不如起而行,二是只要開始,什么時候都不算晚。卻有文人唱對臺戲,寫什么《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書,助長認識的宿命,使人焦慮衍生成浮躁。由于“近況”一時難以改觀,便對一切都看著不順眼,對未來更是缺乏信心。輕則對工作和學習造成陰影,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重則還會積郁成疾影響健康。在民族形象上,由于缺乏自信,也難于抬頭挺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傳說有外媒記者不懷好意地提問,“為什么西方人多是抬頭挺胸走路,而中國人總是低著頭?”雖然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機智地遮掩過去“因為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而西方人在是走下坡”,我們自知底氣不只差一兩分。
追求財富并沒有錯,改變生活、提高水準不僅是每個人的愿望,更是國家?guī)ьI(lǐng)民眾奔小康的共同愿景。實現(xiàn)這個目標,最基本的途徑還是勤勞。當然,不排除彩票中獎和繼承豐厚遺產(chǎn),那些并不是多數(shù),也不能因為沒有就自暴自棄。我們應(yīng)改變觀念,變苛求巨額遺產(chǎn)、權(quán)勢老爸、別國明月為誠實勞動,聚沙成塔;蛟S用不了多長時間,在全民族都富裕的時候,代際相傳,造就兒孫都非“款”即“腕”。這也是張鐵生走過的路,只不過他先行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