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實地生活,美好地做夢
“……世上的路并不都通向遠方/時鐘的飛速轉(zhuǎn)動/也是另一種彷徨。”許知遠朗誦完最后三句詩,贊嘆聲中,列車到達商洛站。
陜西商洛丹鳳縣,是陳年喜的故鄉(xiāng)。2020年,他回到老家,在縣城租住了一套兩居室落腳,在網(wǎng)上回購自己的折扣書,通過出售簽名版維持家庭花銷。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和他一起售賣自家的香菇和天麻。
紀實訪談節(jié)目《十三邀》第八季,許知遠輾轉(zhuǎn)來此,對話陳年喜。陳年喜是2015年的紀錄片《我的詩篇》中的六位講述者之一,自此以“礦工詩人”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此后這些年,在詩歌之外,他還進行非虛構(gòu)或散文寫作。但寫作也未能真正改變他的家庭境況,生計壓力時時縈繞。
咳嗽與藥,貫穿在節(jié)目之中。這是陳年喜16年爆破工生涯留下的“痕跡”。有評論說,詩歌與爆破,看似毫無關(guān)系,陳年喜卻巧妙地將之相連,寫出的詩歌堅硬又讓人動容。
“我在五千米深處打發(fā)中年/我把巖層一次次炸裂/借此/把一生重新組合”——詩歌《炸烈志》是陳年喜的代表作之一,寫于2013年底。彼時,他在河南內(nèi)鄉(xiāng)的一個銀礦工作。兩年后,他接受頸椎手術(shù),從此不能再從事爆破工作。后來,他去過貴州做文案策劃。
2020年,陳年喜在礦山寫的詩集結(jié)成《炸裂志》;同年,他被確診塵肺病。他這樣總結(jié)道,如果人的一生用10年為一個刻度,礦山與此后的城市漂泊正好占據(jù)了兩個刻度,10年在不毛荒野,10年在千米地下與城鄉(xiāng),從1999年進礦山,到2020年失業(yè)。人間荒煙蔓草,身體積滿塵埃。
不少人問過他:你的生活幾乎與詩萬里之遠,怎么會堅持這樣一件無意義甚至是矯情的事情?他回答:“我想說生命并不是邏輯的,盡管它有邏輯的成分在。再低微的骨頭里也有江河。我寫,是因為我有話要說。”
后來,他在詩集序言中再次解釋,“從本質(zhì)上說,所有的詩歌都是挽歌,挽長天落日,也挽孤夜寒聲,挽大江大河,也挽每一株小草,挽青春、生死、無盡的時間?!?/p>
冬日蕭瑟,在枯水的丹江邊,許知遠和陳年喜有一段對話。許知遠突然問,你希望自己在歷史上留下痕跡嗎?陳年喜答道,唯一能留的就是文字的痕跡。
8月17日,節(jié)目播出三天后,第八屆花城文學獎揭曉。陳年喜的《人們叫我機師傅》獲得散文獎。這篇文章收錄在他的最新散文集《峽河西流去》中,描寫的是一位在礦山“開了一生機器的師傅”,他像一片樹葉一般來到這個世界,又像一片樹葉一樣離開這個世界。
“我想言說人和世界的關(guān)系,人活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方法和意義。”陳年喜說,文學關(guān)乎現(xiàn)實,也關(guān)乎夢想,他愿在余生里堅實地生活,美好地做夢。
節(jié)目尾聲,陳年喜說,這一生像夢一樣,已經(jīng)做到五更了,天快亮了吧。在夢里,他曾寫下的詩篇,將留在歷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