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后繼乏人、幾近斷代,到入選人類非遺名錄、在短視頻平臺上擁有70多萬粉絲,西安鼓樂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活力——
【文化中國行】千年笙鼓音 遺韻復繞梁
閱讀提示
古之長安,今之西安,傳承著一種鮮為人知的非遺文化——西安鼓樂,它流傳自長安大唐宮廷燕樂,以“燕樂半字譜”的形式,被民間樂師們口傳心授、代代相傳,這其中便有東倉鼓樂社。
8月6日,陜西西安大唐芙蓉園紫云樓內,新改版的唐代宮廷燕樂《鼓》開演。聚光燈打在一位頭發(fā)灰白,身材高挑、清瘦,身著深藍色舊衣,腳蹬布鞋的老者身上。只見他端坐于書案前,高聲念白,渾厚有力且飽經歲月磨礪的聲音,劃破時空,帶觀眾穿越回千年前,現場滿座寂然。
這位老者便是西安鼓樂代表性傳承人、東倉鼓樂社第七代傳人趙筱民?!拔靼补臉肥莵碜?300多年前的唐代宮廷雅韻,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守護、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使其在新時代煥發(fā)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是我們這些樂師一生都要踐行的使命。”趙筱民說。
打破舊規(guī) “交棒”傳承
東倉鼓樂是中國傳統(tǒng)器樂文化的典型代表,包含了打擊樂器、吹管樂器和彈弦樂器等,共20余種,需要多人同時演出。
“鐘鼓喤喤,磬筦將將……”2024年除夕之夜,大氣磅礴的東倉鼓樂在央視春晚西安分會場亮相,與“李白”聲震山河的《將進酒》誦讀聲相互應和,激蕩人心。這也讓東倉鼓樂這來自唐代的“交響樂”火爆“出圈”,廣受歡迎。
然而,曾經的東倉鼓樂,一度面臨失傳的可能。據記載,東倉鼓樂始于漢,興于隋,鼎盛于唐,宋代進行了吸收改革,東倉鼓樂社明清時成為皇家糧倉所屬的官辦鼓樂社,后在20世紀60年代末解散,至1981年才恢復活動。
“樂社雖然恢復了活動,但隨著部分老藝人年事漸高、相繼謝世,以及街區(qū)變遷,樂師們流散四地,組織排練很困難,演出就更少。加上演唱的工尺譜晦澀難懂,只能由師傅口授心傳,東倉鼓樂還一直堅持著西安鼓樂千百年來的規(guī)矩——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其一度面臨后繼乏人、甚至失傳的尷尬局面?!睎|倉鼓樂社顧問、樂師屈朝杰說。
“為了鼓樂的發(fā)展,我們不能再封閉式傳承了,大家滿肚子的東西,傳承不出去很可惜?!?004年,東倉鼓樂社社長范炳南對師傅趙庚辰說。
趙庚辰聽后欣然同意,他也早就意識到東倉鼓樂要傳承、發(fā)展,人是第一位的。那時鼓樂曲譜有3000多首,專家整理出1000多首,真正能演奏的只有二三百首,“由于鼓樂一直由師傅口傳心授,有些老樂師沒有傳承人,他們不在了樂譜自然也就唱不出來了?!?/p>
同年,西安市成立了西安鼓樂保護開發(fā)領導小組,開始對曲譜和年事已高的傳承人進行搶救性保護;趙庚辰、范炳南等人也走進渭北高原,開始廣泛招徒,并租下一處農家小院,供徒弟們免費吃住、教學,在兩年間招收學員百余人,最終有18人堅持了下來,成為如今鼓樂社的中流砥柱;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馬西平成為趙庚辰第一位女徒弟,她一邊學習東倉鼓樂,一邊十幾年如一日地記錄趙庚辰吟唱的曲子,并將錄音錄像資料“翻譯”為線譜、簡譜,并結集成書……
古韻煥新 “一夢千年”
2005年正月未過,趙庚辰和范炳南就等在教學的小院,他們怕有年輕人覺得學習鼓樂沒前途,不愿意再學?!肮臉肥敲褡骞鍖?,要靠你們把鼓樂救活?!狈侗习l(fā)愁,逐個給新收的徒弟打去電話,鼓勵大家。然而,靠鼓樂究竟能不能養(yǎng)家糊口,他也沒底。
2006年,這一切都迎來轉機。經過多方協(xié)調,東倉鼓樂這個源自唐代宮廷的千年古韻,再次回到了當年著名的皇家園林,常駐大唐芙蓉園演出,樂師們拿上了工資,開始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同年,西安鼓樂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鼓樂迎來突破性的發(fā)展。
2021年大年初一,保留原汁原味的東倉鼓樂,融合仿唐樂舞,輔以現代聲光電技術及華美的妝造服飾,經過重新改編的舞臺劇《鼓》在大唐芙蓉園紫云樓上演。它講述了一個來自大唐長安的少年,歷經考驗成長為一代鼓師的故事。
“《鼓》這部劇,也是我們每個樂手的故事,從懵懂少年到一代樂師,那個關于生命歷程的故事,離我們看似很遙遠,但又那么近?!睎|倉鼓樂社打擊樂樂師楊哲說。
在大唐芙蓉園的支持下,舞臺劇《鼓》大獲成功,在2021年的春節(jié)和“五一”假期,每天4場演出,場場爆滿。2023年,以鼓樂在唐、宋和清三個朝代的發(fā)展為脈絡,東倉鼓樂社推出新的舞臺劇《鼓聲不能?!?,講述鼓樂的傳承和發(fā)展的故事。
“古韻煥新,帶給了我們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在創(chuàng)新編排后,也有人提出質疑,問‘東倉鼓樂會不會失去原有味道’,東倉鼓樂始終堅持傳承、發(fā)展、守正、創(chuàng)新的思路,原汁原味的東倉鼓樂演出基本不變,還堅持每天3場,在曲江胡店的小舞臺,免費演出《滿庭芳》《霸王鞭》《五色鳥》等傳統(tǒng)經典曲目?!鼻苷f。
“觸網”“破圈” 邁向“云端”
8月6日,看完東倉鼓樂社表演后,來自廣州的游客李龍波帶著兩個身著漢服的女兒,專門跑到后臺找樂師們合影留念,“來西安玩的第一站就是這里,我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看到直播,成了東倉鼓樂社樂師們的粉絲?!?/p>
2022年底的一天,東倉鼓樂社主管齊興峰偶然在短視頻平臺上留意到,有關《鼓》的視頻播放量已達上百萬,隨即他便萌生了鼓樂社直播的想法。
2022年4月5日,東倉鼓樂社首次直播,效果卻沒想象得那么好,最多在線人數只有180人?!拔覀兒芸毂阃度氲窖莩鲋?,卻不懂得如何與觀眾互動?!碑敃r的出鏡樂手劉亞紅說。之后,齊興峰等人開始商量改變直播內容,增強直播的互動性、靈活性。
高級而有趣的直播倍受歡迎,短短3個月,大唐芙蓉園東倉鼓樂社粉絲數增至42萬,全網搜索量達1.6億次。如今,東倉鼓樂社擁有71.2萬粉絲,視頻作品獲贊量達212.3萬,直播作品全網播放量達6億次以上。眾多網友留言要學習東倉鼓樂,大批粉絲更是將觀看東倉鼓樂作為來西安旅游的必選項目。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獨特風格,東倉鼓樂邁向‘云端’,在互聯網上扎根、有了生命力,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藝術瑰寶,也給了我們信心和鼓舞。但我們也始終牢記師傅范炳南的話,‘熱鬧時更需潛心修習,用心傳承非遺藝術,守住鼓樂的正音,才能讓這千年華音繞梁不絕’。”齊興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