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評論員 陳婉揚
鮮嫩的魚腥草,由于暴力采摘被成片地連根拔起;剛冒頭的春筍被“掘地三尺”挖了出來;有農戶種植的名貴中藥材,也被游客當作野菜挖走了……據央廣網報道,近日,四川成都掀起一股“打野”熱潮。在當?shù)厣缃黄脚_上,各種“打野攻略”“尋鮮地圖”層出不窮,探尋野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社交方式,但不文明的“打野”行為也引起了當?shù)卮迕竦牟粷M。
“打野”是對“挖野菜”的一種新稱呼。正值山花爛漫時節(jié),隨著社交平臺上有關內容的分享越來越多,不少人興致勃勃地加入“打野”行列。然而,一些不文明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著實令人擔憂。
比如,誤入私人領地、破壞農作物不僅可能引發(fā)不必要的糾紛,更有可能影響農戶一年乃至數(shù)年的生計;野蠻挖掘與采摘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若損毀了珍稀植物,還可能觸犯刑法;如果游客沒有相關知識儲備,還有可能誤采、誤食有毒植物,危及自身安全。這些風險意識和相關知識儲備,應該成為“打野”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有一條網友評論說得好:“作為農村孩子,對這種‘打野’方式不能理解。農村人都知道采野菜,吃了今年要想明年。文明‘打野’,杜絕‘野蠻’?!钡拇_,人們進山“打野”,本意是想親近自然,但若“撒野”成性,反而會驚擾山林與真正“靠山吃山”的人們,如此,何談“明年再來”?對“打野”風險有清晰認知,懂得文明行事,人與自然的這場“春日之約”才能年年復現(xiàn)。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