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評論員 張雪
“我的房間簡直成了快遞倉庫?!薄獡?jù)4月8日《中國青年報》報道,陜西某高校一名學生的奶奶迷上了直播購物,去年在直播間購買各種物品花了1萬多元,其中很多商品價格貴、質量堪憂。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當下,不少老人沉迷直播間購物,花費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部分主播打著“養(yǎng)生課”“專家義診”的幌子,誘導老年人消費。
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和銀發(fā)經濟的興起,老年群體已然成為推動線上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相比之下,老年人對網絡信息的警惕意識和辨別能力往往較弱,很多在年輕人看來“一眼假”的套路,老年人卻會信以為真。也正因此,老年人更容易被部分無良主播誘導,一步步落入他們精心設置的陷阱。
不同的直播間里,用的套路大多是相似的:先用“低價兌換”“現(xiàn)金紅包”等吸引老人,待老人嘗到了一點“甜頭”,便開始推銷自家產品或課程,以“高品質”“高價值”“數(shù)量少”等噱頭或話術,誘導老人下單。而老人買回的產品大多與宣傳不符——不僅多為“水課”、假貨、三無產品,而且極有可能貨退不掉、錢追不回,自己干著急。
類似的直播間銷售亂象,不僅威脅著老年人的財產安全和消費權益,而且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對此,電商直播平臺責無旁貸——須優(yōu)化平臺審核機制,及時預警、封禁違規(guī)直播間,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有關部門也要加強對直播間詐騙行為的監(jiān)管和打擊力度,為老年人在直播間購物筑牢安全防線。
當然,更重要的是,家人和社會要給予老年人更多情感和精神上的關注。子女要用耐心和貼心幫助老年人樹立對新事物的正確認識,與時俱進地更新對網絡平臺的了解,增強他們的防范意識。有關方面也要多為老年人提供更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活動,讓他們有更多更有意義的生活選擇,避免它們因生活的單調、情感的缺失而沉迷網絡世界,剛跨過“數(shù)字鴻溝”,便邁入“消費陷阱”。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