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劉穎余-正文
【看臺聲音】“學生運動員 和“運動員學生”
劉穎余
//agustinmoreno.com2017-09-18來源: 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落幕不久,全國學生運動會迅速接棒,成為中國體壇另一道特別的風景。巧合的是,本屆在杭州舉行的全國學生運動會也是第十三屆賽事。

  就競技水平而言,學生運動會和全運會自然無法相提并論,但本屆學生運動會亮點同樣不少,關注度為歷屆之最。原因有二,其一,這是首次將全國大中學生運動會合并后舉辦的全國性學生運動會。其二,本屆學生運動會,吸引到了包括全運會新科百米飛人謝震業(yè),游泳世界冠軍孫楊、傅園慧、徐嘉余等一批當紅明星,游泳比賽場館所在的浙江財經(jīng)大學,明星次第登場,讓迷弟迷妹們無比興奮。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半支游泳國家隊都來了!”正是由于知名國手的到場,本屆學生運動會賺足了眼球,比賽場面也非;鸨,一改往屆學生運動會自娛自樂的冷清場面。

  明星選手為學生運動會助興,于情于理都無可挑剔。因為這些明星本身就是大學生或研究生,參加學生運動會天經(jīng)地義。對于明星來說,到學生運動會走一遭,既能為所在學校爭得金牌、贏得榮譽,還能為項目推廣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從而感召更多學生參加到體育運動中來,可謂一舉多得。而對于學生運動會這個品牌來說,明星選手的出場,會極大地提高它的社會關注度,從而有利于賽事在未來的發(fā)展,為中國校園體育乃至中國體育邁上新臺階打下堅實的基礎,可謂功在長遠。

  然而,在為這些明星選手出現(xiàn)在學生運動會喝彩的同時,我們也應理性地看到:我國學校體育的水平還不太高,發(fā)展也不均衡。本屆學生運動會,大學生項目均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是普通學生組,而乙組的參賽對象為體育特長生和專業(yè)運動員,乙組的水平明顯高出甲組,這樣的壁壘分明反映出大學體育發(fā)展的兩極分化,也是特定國情和教育制度下的無奈現(xiàn)實。

  相較于國外許多體育強國,大學生運動員占據(jù)奧運軍團大半的格局,我國大學體育暫時還無法承擔起為國家輸送體育精英的重任。像孫楊、傅園慧這些明星選手,都是取得成績后,被各大學引進的,其身份是先運動員、后大學生,即所謂“運動員學生”,而非從大學校園成長起來的“學生運動員”。當然,我國也有少量的“學生運動員”,如跳高選手王宇、短跑選手胡凱就是清華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但可惜,這些選手屬鳳毛麟角,并未能形成規(guī)模和氣候。

  “學生運動員”和“運動員學生”看起來只是詞序的顛倒,但其指向大相徑庭。大學熱衷引進成名的專業(yè)運動員,固然傳播了體育文化,提高了學校知名度,但其意義畢竟只是象征性的,只有更多的中學生、大學生投身到體育運動中來,高水平學生運動員的涌現(xiàn)才成為可能。

  在目前中學素質教育還往往停留在字面和口號的條件下,學生體育的發(fā)展,首要的任務還是要推廣“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化體育的教育功能,讓更多的學生熱愛體育,參與體育,學會一種和多種體育技能,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是學校體育的本質和最基本的功能,脫離這一基礎,就無從討論為國家輸送競技體育人才的問題。即使勉強去做,效果也未必好。道理簡單至極,競技體育從來就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從理想意義上講,“學生運動員”和“運動員學生”是一體的,那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體教結合。但這需要全社會樹立體育就是教育的理念,需要教育制度的相關改革和突破,還需要打破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和專業(yè)體育的壁壘,絕非一日之功,也不只是教育系統(tǒng)一家的事情。

  因此,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要循序漸進,而目前,我們的當務之急無疑是——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體育,并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當這個熱愛體育的群體足夠龐大也足夠強大時,我們當然就無需再為“學生運動員”和“運動員學生”的區(qū)別而糾結了。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