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幻燈片-正文
電信詐騙,中國政府并非打得輕
單仁平
//agustinmoreno.com2016-08-29來源: 環(huán)球時報
分享到:更多

  8·19山東臨沂徐玉玉被騙案的最后一名嫌疑人昨天被報道投案自首。18歲的準大學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后猝死,幾天后,山東另一名大學生也在遭電信詐騙后突然死亡,這兩起事件轟動了中國社會,點燃起公眾對電信詐騙的怒火。公安部26日發(fā)布A級通緝令,徐玉玉被騙案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于當晚被抓。

  徐玉玉被騙案迅速告破,給人以這類案子打擊起來非常容易的印象,人們進而產(chǎn)生為何公安機關不將犯罪分子迅速一網(wǎng)打盡,而會有許多電信詐騙案遲遲抓不到嫌犯的疑問。也有人抱怨,一旦遭電信詐騙,看來找記者比找警察“更管用”,因為輿論把一個案子炒熱,它才有可能“迅速告破”。

  客觀說,電信詐騙正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成為新的全球性犯罪領域。臺灣出了那么多電信詐騙犯,這方面形勢的嚴峻可見一斑。數(shù)據(jù)顯示,歐盟范圍內(nèi)的電信詐騙每年造成數(shù)十億歐元的損失,僅德國到2013年底就已有32萬名電信詐騙受害者,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電信詐騙的技術門檻很低,做一個可以攔截消費者數(shù)據(jù)并發(fā)送欺騙性信息的“偽基站”只需幾千元人民幣成本。此外電信詐騙犯罪經(jīng)常是異地的,甚至是跨國的,打擊它們所要付出的辦案成本往往很高。

  大陸公安機關今年以來多次從馬來西亞等國引渡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疑犯,兩岸就此發(fā)生過爭執(zhí),但大陸方面態(tài)度堅決,說明國家打擊電信詐騙的機器一直在運轉(zhuǎn)著。

  然而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親朋好友或者自己接到過電信詐騙信息,這告訴我們,低成本的電信詐騙已經(jīng)成為當下社會詐騙的主要種類。過去社會上的各種詐騙行為加起來有多少,如今的電信詐騙總量就會大致有多少,甚至可能更多一些。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使電信詐騙犯可以通過群發(fā)的方式搞“廣種薄收”,總會有人因缺少知識和警惕性不高被他們網(wǎng)住,導致悲劇重復上演。

  解決電信詐騙問題是系統(tǒng)工程。首先公安機關要加大辦案力度,將電信詐騙作為重點打擊的犯罪行為。公眾有一些意見,原因之一是他們了解到的警方所做的這方面工作不是很多,不像政府對于維穩(wěn),如打擊造謠等做得那么突出、明顯。引渡臺灣電信詐騙嫌犯,媒體報道的主要是兩岸糾紛,對于最終破了多少案子,追回多少受害人的損失,社會幾乎一無所知。

  除了警方努力,電信運營商和銀行系統(tǒng)加強監(jiān)管、承擔起它們的責任亦是重要一環(huán)。能采取措施阻止電信詐騙而未采取應有措施的運營商和銀行,應當受到處罰。過去這方面是否有行動,公眾同樣不了解。

  最后,社會相關機構和電信運營商應共同開展面向所有手機用戶的反電信詐騙教育。所有社會成員提高警惕,并且有最基本的辨別能力,這同樣是減少電信詐騙案發(fā)生率的重要條件。人們的警惕性高了,不那么容易被騙了,電信詐騙的成本自然隨之提高,從事相關犯罪的吸引力就會下降。

  中國電信應用的發(fā)展速度極快,而相關社會治理、包括人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沒有跟上,使得我們的社會成為全球電信詐騙的重災區(qū)之一。非常希望徐玉玉被騙案成為向中國全社會敲響的警鐘,這一悲劇回頭看將是我們向電信詐騙集體宣戰(zhàn)的轉(zhuǎn)折點。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