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法”時代給力“善”時代
王旭東
//agustinmoreno.com2016-03-18來源: 中國網
分享到:更多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6日舉行全體會議,會議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作為中國第一部慈善法,該法將于2016年9月1日起實行,開啟中國依法治“善”時代。根據該法,每年9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

  “十年磨一劍”,今朝“劍出鞘”。在慈善法漫長的立法過程中,慈善事業(yè)秉承基本的、樸素的慈善倫理一路篤行,取得了世人看得見的成績,同時,也出現了公眾看得見與感覺到的問題。慈善立法,既是規(guī)范行為,更是鞭策行動;既可以讓慈善舉止避免誤入歧途,更是能夠讓慈善事業(yè)步入“薪”光大道;既是對慈善事業(yè)的法治保護與促進,更是對慈善倫理的梳理與重構。當下,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動慈善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慈善倫理決定慈善的“錢程”。標哥曾“引用”一句中國俗語“人在做,天在看”來詮釋自己從事的公益慈善事業(yè)。契合了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yè)處于“人在做,天在看”慈善倫理階段。時下,不少熱衷于公益慈善的群體,幾乎是本著“天地良心”行事,實現心安理得,而慈善的“公平與效率”成為其次。慈善倫理“站得不高”,慈善事業(yè)自然“望得不遠”,不少時候處于原地踏步,或低水平循環(huán),并且稍不注意就會被卷入“深淵”。

  重構慈善倫理,才能更好地推進慈善事業(yè)。有關人士分析稱,中國富豪的慈善倫理脫胎于他們經營企業(yè)的大倫理,其中,通過慈善來獲取更多的“資源”與“資本”是條重要路徑。長期以往,不僅容易形成扭曲的“商慈關系”,而且會衍生出不健康的“政商關系”。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用“親”、“清”兩字定位和闡明新型政商關系。新型慈善倫理的形成,將有助于新型政商關系的建立與維護。

  慈善事業(yè),“法”時代必將給力“善”時代。隨著慈善法的施行,慈善事業(yè)有了更可靠的法治保障與量身定制的法律保護。一方面有利于慈善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法治軌道上“錢進”,可以讓慈善品質更優(yōu)良,讓慈善倫理更純潔;另一方面有助于政商關系的改善,預防權力的“任性”,徹底擺脫權力的“脅迫”,進而能夠培養(yǎng)出慈善的個性,激活更多人的善心與良知,更好地釋放慈善“正能量”。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