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互嗆”不是拆臺而是盡職有為
高路
//agustinmoreno.com2016-03-11來源: 錢江晚報
分享到:更多

  3月9日下午,眼看政協(xié)小組會要平靜地結(jié)束了,鐵道部原副部長胡亞東和發(fā)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為發(fā)改委的職責履行得怎么樣的事,你一句我一句,“頂”了起來。一個妙語連珠、刨根究底,一個則解釋反駁、步步為營。

  看雙方你來我往,火藥味十足,有些人叫好,說好的聲音大家聽得是足夠多了,說不好的聲音相對比較少;有些人就擔心會不會失控,會不會讓雙方都下不了臺,甚至會不會損害誰誰誰的面子。這些觀點不僅在兩會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很常見,一些人說話尖銳一點就被視為拆臺,找麻煩。群眾提點意見就嫌別人是挑刺;同事下屬提點意見動不動扣上異類,不講團結(jié),不講大局的帽子。

  做好工作本來就需要集思廣益。一個人一個部門,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考慮到了,有些事情是沒想到,有些則是不夠?qū)I(yè),還有些甚至是錯誤的,不足的需要別人或者是別的部門補充,錯誤的也得有人指出來,不能指望自己有一天突然想明白了。聽意見也不是一時一地的事,更不是講工作技巧講工作態(tài)度的圓滑,而是聽事關要害的大事。一件事情要想做好,不多聽聽意見建議行嗎?決策前需要聽聽群眾的意見、專家的意見、相關利益方的意見,做的時候要聽,做完了還要聽,聽的意見越多,就越有可能把事情辦好。

  所謂道理越說越明白,“互嗆”不等于是相互拆臺,誰能保證自己就是一直正確的,就沒有短處沒有紕漏?聽到不同的意見可以虛心聽取,對的采納,不對的給出解釋,把道理說明白就是。在臺上是“互嗆”的對手,在臺下則可能是好同事好朋友,不應該把為工作上的爭執(zhí)視為個人的恩怨,也不應該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來。何況,針對的如果是不對的事,這臺就該拆。有些臺一直到最后才不得不塌掉,正是因為搭的過程中沒人提反對意見,盲目附和,以至于基礎不牢立不住腳?吹絾栴}不說出來,眼看著對方犯錯不去糾正,這是什么意思呢?明哲保身還是幸災樂禍?爭執(zhí)是為了工作,而不是為了顧全誰的面子。面子顧到了,工作沒做好又有什么意思。這恰恰是對人民群眾的不負責任。

  兩會會場上尤其需要聽到這些不同的聲音,這不僅是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職責所在,更是民心所系。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就應該做政府部門的挑刺人,你挑刺挑得好是份內(nèi)的事,你挑刺挑得不好則是有負于責任和群眾的重托,群眾就該來挑你的刺了。

  不論是開兩會還是平時的工作中,這種互相爭論的場面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太激烈了而是過于平靜了,其樂融融的場面常見,針鋒相對的場面不常見,這不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說得對的鼓掌,說得不對還鼓掌;別的部門明明做得不完美,不指出不明示,玩把戲,計較個人利益、患得患失,而無視更大的責任,一團和氣,甚至抱團取暖、欺上瞞下,這才是真正的拆臺,是不作為亂作為。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