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反仆為主”的權力倫理錯亂,正是官僚主義和“官本位”的典型癥狀,必然導致為己不為民、對上不對下
辦個因私護照,跑了大半年、往返數(shù)千里;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被相關部門“踢皮球”來回10多次。日前,隨著央視曝光,“北漂”青年小周和創(chuàng)業(yè)小伙小狄的辛酸經歷,引起熱議。在反“四風”、改作風的新風勁吹之下,一些窗口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依然故我,更顯得觸目驚心。
“窗口”既是群眾辦事的入口,也是工作作風的出口,老百姓正是從蓋章辦證這樣的“小事”來看干部、觀風氣。一直以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辦事難”成了“老大難”!耙环虍旉P萬夫莫開”的機關傳達室,“從小肚子跑到大肚子也沒跑下來”的準生證,“比西天取經還波折”的審批過程,反映了刁難癥、折騰病、懶散風等為害之烈!稗k證難,難于上青天;辦事苦,處處都添堵”,一些群眾的說法,表達了不滿情緒,更說明“衙門作風”像無形的墻隔開了干群,像鋒利的刀傷害著公信力,亟須大力掃除。
“衙門作風”沉疴已久,內在病理比較復雜。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一些公職人員理想信念“缺鈣”、服務意識淡薄、而“官老爺”做派十足。一些人手中有點權便把令來行,鼻孔朝天、頤指氣使,全然忘了公仆的身份與職責,不想著怎么搞好服務辦好事情,卻“反仆為主”,對群眾耍威風、設關卡、使絆子,甚至索賄尋租、借權營生。
這種權力倫理的錯亂,正是官僚主義和“官本位”的典型癥狀,必然導致為己不為民、對上不對下。一個耐人尋味的例子是,一個單位剛剛還告知群眾“號已發(fā)完,明天再來”,卻因為上級來檢查,半分鐘內迅速開放了所有服務窗口!懊朕D作風”,眼里只有領導,群眾拋于腦后。
從另一方面反思,“辦事難”也有制度設計、權力運行上的弊端。辦一個證要蓋幾十個章、跑十幾個部門,反映了手續(xù)繁瑣、流程復雜。根據行政許可法有關規(guī)定,對辦證的相關流程和所需全部材料進行公示說明,一些工作人員不依法辦事,擠牙膏一般告知,導致信息不對稱,讓群眾一頭霧水,跑了冤枉路、受了窩囊氣。諸如這些問題,說明從制度上對接群眾需求,形成向下負責、為民服務的動力,也很迫切。
“誰給群眾找麻煩,我們就讓誰有麻煩”,一些單位的“衙門作風”曝光后,相關部門立行立改,處理了有關責任人,這種“零容忍”態(tài)度值得肯定。也要看到,“衙門作風”有普遍性和頑固性,各地各部門都應攬鏡自照、治病祛邪。增強宗旨意識、弘揚服務精神,轉變政府職能、簡化審批程序、嚴格依法行政,才能去官氣、接地氣,堅守為民服務的本位,這是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向群眾交出的合格答卷。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黨深入開展,“衙門作風”之類的問題,再次提醒我們改作風須把目光向下,須從細微處入手。民主生活會上言辭再懇切,如果不能破解群眾的“急切”,難免跑偏落空;整改措施千條萬條,如果脫離了為人民服務這一條,難免會走過場。多問群眾感受,多解群眾難事,多讓群眾評判,才能在一枝一葉的關切與改變中,匯聚起干群融合的大江大海。
1966年邢臺地震,周恩來總理慰問群眾時,特意請群眾轉過身來,背風站立,自己迎著風講話。姿態(tài)的變化中,蘊含著對人民的敬畏、對群眾的深情、對權力的自律。今天,無論大事小情,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密切血肉聯(lián)系、造福人民群眾,更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凝聚人心的深厚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