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國際隨筆-正文
烏總理辭職的前因后果
劉瀅
//agustinmoreno.com2016-04-12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10日在一檔名為“總理10分鐘”的電視節(jié)目中宣布,他決定辭去烏克蘭總理職務,相關辭呈文本將于12日提交最高拉達(議會)審議。

  亞采紐克在電視講話中稱,這次迫使他辭職的烏克蘭政治危機是“人為發(fā)動的”,政府更迭的過程不過是一種“非理性原地踏步”。他解釋自己遲遲沒有宣布辭職的原因時說:“我并不想抓住總理職位不放,我向全國、總統(tǒng)和議會提出了使烏克蘭走出危機的計劃,在烏克蘭目前還有戰(zhàn)亂的背景下,決不能讓執(zhí)行權力機關失去穩(wěn)定性。”

  生于1974年的亞采紐克是烏政黨人民陣線領導人,2005年至2008年曾先后擔任經濟部長、外交部長和議長。2014年初烏克蘭危機爆發(fā),親俄羅斯的時任總統(tǒng)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亞采紐克隨即出任總理。同年10月烏議會進行提前選舉,亞采紐克領導的人民陣線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他本人也在11月被新一屆議會順利推選為總理。

  但是,亞采紐克政府因推行改革和反危機措施未取得成效,逐漸失去部分政黨和民意的支持,支持率一路走低,近來甚至有消息說已跌到2%.從去年底開始,烏克蘭爆發(fā)政治危機并愈演愈烈。去年12月11日,亞采紐克在議會發(fā)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時,被一名來自“波羅申科聯盟”的議員從講臺上強抱了下來,隨后引發(fā)議員“群毆”,報告被迫提前結束。今年2月中旬,烏政治危機進一步加劇,標志性事件是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在議會投票未獲通過。亞采紐克雖然涉險過關,但對此結果不滿的祖國黨和自助黨先后宣布退出執(zhí)政聯盟,從而使執(zhí)政聯盟喪失議會多數地位,而新執(zhí)政聯盟的組建工作卻并不順利。在此情況下,亞采紐克的去職只是個時間問題。

  這場政治危機是導致亞采紐克辭職的主要原因。但經濟困境加劇和打擊腐敗不力,則是導致亞紐采克及其政黨的支持率一路下滑的根本原因。2014年時,亞采紐克憑借著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東部騷亂”,以及能在2015年初爭取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筆援助項目,最終成功上位。但烏克蘭危機以來,局勢動蕩,東部戰(zhàn)亂,經濟更是持續(xù)萎靡不振。不久前,烏官方數據顯示通脹率已達5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上月警告稱,烏克蘭若不加快治理改革,175億美元的救助款可能泡湯。

  烏克蘭民眾對亞采紐克無力改變貪污狀況的批評聲浪也非常高。亞采紐克2014年11月上臺時誓言凈化政府,切斷與寡頭們的聯系。但烏民眾仍認為他與這些寡頭們沆瀣一氣。一名烏克蘭前議員曾指責亞采紐克的親信接受巨額賄賂,雖然亞采紐克予以否認,但他自此擺脫不了腐敗指控的陰影。

  據外媒11日報道,烏克蘭總統(tǒng)波羅申科所領導的政黨已經決定由議會議長格羅伊斯曼出任總理職務,F年38歲的格羅伊斯曼曾在有著37萬人口的文尼察市擔任市長近8年,是之前呼聲最高的新總理人選。但有專家指出,格羅伊斯曼是波羅申科團隊的成員,他出任總理有可能引發(fā)外界對總統(tǒng)一派壟斷權力的擔憂,而且西方國家是否對此同意還是未知數。如果重組執(zhí)政聯盟和組建新政府都失敗,那么總統(tǒng)波羅申科將被迫解散議會,提前進行議會選舉。這對烏克蘭來說是最壞的選擇,對解決目前最棘手的烏東部沖突、同歐洲一體化遇挫以及持續(xù)經濟困境等都極為不利。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