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涉嫌違法違紀充當“保護傘”的公職人員,不僅要依法依紀嚴懲、拳拳到肉,還要用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用提級辦理、異地審理等手段,撕開“保護傘”的口子,揭開“保護傘”的蓋子,形成強力震懾。更重要的是,要凝聚起建立長效機制的共識,需要更多刀刃向內的勇氣,并時時來個“回首掏”查驗工作成效。
本應獄中服刑卻在社會作惡,本無立功表現(xiàn)卻有人為其記功,本無悔改之意卻輕松獲得減刑……據(jù)內蒙古紀委監(jiān)委網(wǎng)站消息,錫林浩特監(jiān)獄相關領導及公職人員玩忽職守、放縱罪犯,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為黑社會性質組織人員席某某充當“保護傘”,致使席某某被違規(guī)違法減刑,甚至在其服刑時脫離監(jiān)管場所、重新犯罪。
去年初,中央在全國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少省市相繼爆出有公職人員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問題。比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在近一個月內密集通報了13名“保護傘”;廣西賀州市近百名警察輔警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并抱團對抗調查等。
從媒體報道情況看,涉“保護傘”案例增多,涉案人員的級別也較高,這體現(xiàn)了掃黑除惡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掃黑除惡工作中,“打傘破網(wǎng)”(打擊“保護傘”,破除“關系網(wǎng)”)是相對較難取得突破的環(huán)節(jié)。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刀刃向內的勇氣和決心不夠,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保護傘”的產(chǎn)生和壯大。
一方面,有些地區(qū)或系統(tǒng)盲目樂觀,認為沒有涉嫌充當“保護傘”的情況,即便有,處理起來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一些地方紀檢監(jiān)察機關與公檢法機關的同步上案機制并不完善,有時甚至放流了部分有價值的線索;另一方面,充當“保護傘”的人多具有一定反偵察能力,互相打掩護,甚至自導自演,自然不可能自查自糾。
此外,對“保護傘”的認識和界定相對狹窄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F(xiàn)實中,除了為不法分子提供庇護和方便這樣顯而易見的“保護傘”之外,還有基于數(shù)據(jù)好看、考核需要等因素考量,出現(xiàn)諸如公安局有案不立、檢察院有案不訴等情況,這在某種程度上往往會縱容不法分子形成勢力或壯大成黑惡團伙。
中央督導組一進駐到某個省市,往往能收到大量群眾舉報線索并查實某些歷史遺留問題,這一方面說明百姓對中央督導組的信任和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shù)乇O(jiān)管的缺位。倘若沒有督導和群眾舉報,一些陳年冤案是不是就成了鐵案?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態(tài)是不是就任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當?shù)叵嚓P部門是真的沒有一絲覺察,還是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公職人員充當了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如何保護百姓的安寧、社會的有序發(fā)展?如何維護基層政權的穩(wěn)固?
上述追問本質上是公眾對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和維護公平正義的期待。對于涉嫌違法違紀充當“保護傘”的公職人員,不僅要依法依紀嚴懲、拳拳到肉,還要用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用提級辦理、異地審理等手段,撕開“保護傘”的口子,揭開“保護傘”的蓋子,形成強力震懾。
更重要的是,掃黑除惡、“打傘破網(wǎng)”要凝聚起建立長效機制的共識,需要更多刀刃向內的勇氣,并時時來個“回首掏”查驗工作成效。如近日陜西漢中某縣,3名官員在中央督導組離開的第二天就曠工到酒店賭博,結果被“回來抓涉黑者”的督導組“敲錯門”抓了個正著,可見一些地方基層公職人員隊伍建設要長抓不懈。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盡時,維護社會安寧沒有收兵日!按騻闫凭W(wǎng)”、除惡務盡,是對百姓期待的最好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