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今日推薦-正文
管控攝像頭,須公益訴訟發(fā)力
喬新生
//agustinmoreno.com2016-05-13來源: 廣州日報
分享到:更多

  新聞媒體報道,國內市場銷售的近百個品牌家用攝像頭存在安全隱患。如果破解攝像頭驅動軟件的密碼,那么,可以隨時獲取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這是一個非?膳碌默F(xiàn)象,它說明家用攝像頭使用者個人信息可能會因為使用了不安全的驅動軟件而導致個人隱私和家庭信息被泄露。

  筆者認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要求消費者必須采取自救措施,保護個人隱私權和私人住宅不受侵犯的權利,那么,每個消費者付出的成本太高。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要求家用攝像頭經(jīng)營者改進產品,堵塞系統(tǒng)軟件中的漏洞,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過,依照我國現(xiàn)行產品質量法以及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消費者很難有效地通過訴訟的途徑,督促經(jīng)營者履行自己的注意義務。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我國現(xiàn)行法律采取的是損害賠償基本原則,換句話說,消費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首先證明自己受到損害,并且損害和經(jīng)營者的行為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假如不能證明自己受到了實際損害,那么,即使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令人可喜的是,2016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關于審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特別規(guī)定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以及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xié)會,對經(jīng)營者侵害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或者具有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我國借鑒英美國家的產品責任制度,規(guī)定了嚴格責任規(guī)范,但如果只是證明產品存在設計、制造或者指示缺陷,但卻無法證明造成重大損害或者非常明顯的損害,那么,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可能會因為沒有損害而駁回起訴。換句話說,我國現(xiàn)行產品責任法律制度,仍然是建立在損害基礎之上的。假如沒有造成實際損害,那么,要想追究經(jīng)營者的法律責任幾乎是不可能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最值得稱道之處就在于,對經(jīng)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可能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未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未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fā)生方法的,那么,消費者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可能危及”與實際發(fā)生損害存在本質的區(qū)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不僅為發(fā)起消費者公益訴訟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試圖借助于公益訴訟更好地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換句話說,只要存在可能危及消費者基本權利的行為,那么,消費者組織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它不僅擴大了消費者公益訴訟案件的范圍,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消費者組織的功能,借助于消費公益訴訟切實保護社會公共利益。

  我們期待著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以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xié)會,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提起公益訴訟,督促家用攝像頭的經(jīng)營者,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通過完善有關系統(tǒng)軟件,堵塞漏洞;通過強化家用攝像頭使用的安全性,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