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國的改革最終將快一點還是慢一點?“中國速度”當然要符合中國實際,要集聚全社會共識。于是,兩會也成了世界把握中國改革的制度性保障的一個重要窗口
雄心勃勃的改革議程,循序漸進的改革進程……隨著中國“兩會時間”的到來,世界再次聚焦中國改革,探尋中國發(fā)展前景。
中國新一屆政府執(zhí)政一年,兩會將是第一次“匯報會”和“總結會”。2014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兩會將是一系列大政方針的“宣示會”和“動員會”。在世界眼中,今年的兩會意義不同凡響,頗有看頭。
世界對中國兩會的關注度早已超越了旁觀的興趣。兩會傳遞出的細微政策變化,都可能把一層層漣漪推向外部世界。用多哥第一副議長科米·塞洛姆·克拉蘇的話說,由于中國所處的重要地位,中國兩會上所討論制定的大政方針不僅決定著中國的未來,也將影響其他國家。
最近,人民網(wǎng)對參加兩會報道的外國記者做了一個小型調查。盡管報道方向、采訪重點多有不同,但毫無例外的焦點對準了改革。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wǎng)站日前的一篇報道指出:2013年11月召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啟動了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改革的更高階段。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關鍵階段,復雜且充滿挑戰(zhàn)。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上有關中國改革速度的議論在增多。中國的改革最終將快一點還是慢一點?“中國速度”當然要符合中國實際,要集聚全社會共識。于是,兩會也成了世界把握中國改革的制度性保障的一個重要窗口。
在許多觀察人士眼中,改革是當代中國的主題詞,兩會也在不斷推動改革的進程中前行。世界上一些國家常常持續(xù)不斷出現(xiàn)政治僵局,甚至導致重大決策“閑置”,原因之一就是有改革想法,無改革共識。黨派為各自利益的激烈爭斗,充斥“我干不了,你也做不成”的政治較量,進而導致空談多于實干。與此形成對照,中國“集中力量辦成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更加突出。中國的兩會從來都不是黨派政治博弈的“決斗場”,而是能夠形成最大公約數(shù)的一種“計算體系”。
大幕再度開啟,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yè)、各民族的代表、委員,將通過務實建設性的工作展現(xiàn)一幅生動的中國政治影像。中國人的改革共識與決心,通過兩會進一步凝聚,匯入實現(xiàn)中國夢的奮斗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