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民日報:破除私心 成全公義
——增強推進改革的信心和勇氣之四
改革越難,越考驗改革者的氣度、格局和境界。今天對改革者而言,需要的不僅是解放思想,更要著眼全局、敢于擔當,破除私心,拿出“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決心;成全公義,秉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正如百川東去,歷史的潮流總是大勢所趨。在當今中國,改革無疑是能獲得最多掌聲、凝聚最多共識的大潮流、大趨勢。
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是對既定格局的挑戰(zhàn)。遇到反彈、碰見阻礙,在所難免。若改革者能從全局出發(fā),跳出一己之私,敢于任事、勇于擔當,便能順勢作為、應勢成事。30多年來,無論是價格闖關、工資闖關,還是信息公開、簡政放權,莫不說明了這一點。(全文閱讀)
人民日報:以現代治理續(xù)寫中國奇跡
——增強推進改革的信心和勇氣之三
不斷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掃除制度障礙、降低交易成本,才能續(xù)寫中國奇跡的華章;不斷提升治理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會展現出更旺的生命力和更強的優(yōu)越性
“向正確方向前進一大步”,在全世界的密集關注中,中國改革再次行進到“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緊要關頭。當改革藍圖漸次鋪開、改革期待點燃全社會熱情,靠什么破解發(fā)展難題、化解風險挑戰(zhàn)?靠什么增進人民福祉、實現公平正義?靠什么約束權力、臻于善治?“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無疑是撬動這些繁重任務的“總支點”。
國家治理的水準,是國家現代化程度的標高。一個國家的現代化,不僅需要現代的科技和經濟,更需要現代的政府和政黨;一個民族的現代化,不僅是器物和工具的現代化,更是制度和治理的現代化。(全文閱讀)
人民日報: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
——增強推進改革的信心和勇氣之二
對于我們黨而言,解放思想不是解決問題的權宜之計,而是一以貫之的思想路線;對于改革開放實踐而言,解放思想不是一步到位的終點,而是繼續(xù)前行的起點
評價中國改革開放,一位外國觀察家曾經感慨:人類21世紀是從1978年開始的。而置身其間的中國人,恐怕對一句話的感觸更為深刻:一切始于解放思想。35年來,思想的解放與改革的進程總是相互激蕩,“思想解放—理論創(chuàng)新—改革突破”成為開啟每一段改革新航程的必然選擇。
“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及改革條件和目的時,把“解放思想”列于首要位置,并特別強調其“總開關”作用。這再次表明,對于我們黨而言,解放思想不是解決問題的權宜之計,而是一以貫之的思想路線;對于改革開放實踐而言,解放思想不是一步到位的終點,而是繼續(xù)前行的起點。(全文閱讀)
人民日報:凝聚在改革的旗幟下
——增強推進改革的信心和勇氣之一
“上下同欲者勝”,越是利益多元、觀念多樣,就越要求同存異,善于尋找最大公約數;越是紛紛擾擾、莫衷一是,就越要辨明大勢,守護全黨全社會堅持改革的廣泛認知
“這個時刻終于來了。”短短幾天之內,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及說明的密集公布,13億人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迅速聚焦于“震撼人心的內容”。盡管人們各有關注、各有解讀,但普遍從中讀出了“改革的雄心壯志”。當答案揭曉,高擎改革開放大旗的中國共產黨人,何以煥發(fā)攻堅克難的信心、不畏艱險的勇氣?處于上升勢頭的中國,何以邁出更加鏗鏘有力的步伐?
今夕何夕?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時,我國旅客列車的平均時速僅為43公里。面對傷痕遍地、遠遠落后于時代的國家,鄧小平同志疾呼:“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y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就會被葬送!苯裉,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之際,時速300公里的高鐵穿梭于大江南北,世界矚望于“中國引擎”的強勁動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yè)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笔藢萌腥珪P力千鈞的書寫,是對歷史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宣示。“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正是凝聚在改革的旗幟下,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使民族復興之勢不可阻擋;我們才能熔鑄時代精神,使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牢不可破的共識,成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