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月25日下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guān)于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guān)于設(shè)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決定草案將9月3日設(shè)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shè)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月26日《北京晨報》)
意義一
對安倍政權(quán)的最好回擊
值此日本右翼勢力不斷抬頭,安倍政權(quán)的仇華傾向日益顯著之際,由全國人大以立法形式擬設(shè)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正當其時。
自安倍政權(quán)上臺后,圍繞釣魚島主權(quán)問題展開的中日爭執(zhí)不斷升級,從而導致中日關(guān)系急轉(zhuǎn)直下。安倍政權(quán)將中國視為“假想敵”,發(fā)表了一系列“中國威脅論”,在外交、軍事等各方面展開攻勢,大幅度增加防務費用,并且發(fā)表一系列否認日本侵略歷史的言論,說什么,“關(guān)于侵略的定義,不管是學術(shù)界還是國際上都尚無定論!泵盼菔虚L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定南京大屠殺,日本廣播協(xié)會(NHK)經(jīng)營委員百田尚樹今年2月3日在東京街頭公開演講中聲稱,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殺,一時間,各種各樣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甚囂塵上。
每當從日本傳來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我國外交部都會及時予以回應,但對方不予理會;近幾年的12月13日,南京各界都會集中在大屠殺紀念碑前舉行公祭,但因為是地方性的紀念行為,影響尚不能跨越國界,F(xiàn)在,全國人大將12月13日這天擬定為國家公祭日,將地方性的公祭升格為國家公祭,到時,國家領(lǐng)導人將與全國各地民眾一道公祭死難者,告訴全世界,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死難同胞,同時正告日本當局,企圖借否定侵略歷史為軍國主義招魂的伎倆注定要落空,其影響必將波及國內(nèi)外。
中國終于有了第一個國家公祭日,它的設(shè)立不僅表明中國政府和人民永遠記得30多萬死難同胞,而且業(yè)已顯示沖破了觀念的束縛,具有了還原抗戰(zhàn)歷史真相的勇氣和胸懷,彰顯了開明、大度和自信。(王學進)
意義二
意義遠大于中日博弈
悼念死難同胞,揭露戰(zhàn)爭罪行,牢記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順應了民意,非常必要。
而且,國家公祭日設(shè)立的意義,遠高于中日博弈本身。
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貴,有什么比30萬手無寸鐵的平民被殘暴侵略者屠殺更為沉重,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日為國家公祭日,更重要的是象征意義,因為這是中華民族近現(xiàn)代悲劇的頂峰。國之典,民之情,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在提醒全民族勿忘民族曾經(jīng)的苦難、勿忘苦難中逝去的生命、勿忘和平之彌足珍貴、勿忘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之眾志成城的同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重要的就是要提醒中華民族的每一分子都來反思民族悲劇的成因,都來思考避免歷史慘劇在我們身上可能再次發(fā)生的對策,都要實際行動起來。
中國從來都不缺乏對英雄的崇拜,也不缺乏對民族敗類的唾棄,但缺乏對普通百姓承受苦難和做出犧牲的祭奠,特別是缺乏制度上的安排。這次,將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與國家公祭日分開設(shè)立,特別是以30萬平民被害的南京大屠殺為公祭日,正是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xiàn),體現(xiàn)的是對民眾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而以國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國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與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國家公祭日的設(shè)立,也表明我國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體現(xiàn)了政治文明的進步。
總之,國家公祭日的設(shè)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是為了現(xiàn)在和未來的不忘卻紀念。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shè)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quán)和文明的態(tài)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郭文婧)
意義三
紀念死難者不是為復仇
當代西方著名民族問題理論家蓋爾納在他的《民族和民族主義》一書有這樣一個極其深刻的比喻。他把民族國家比作“魚缸”,而民族國家內(nèi)部的公民就是“魚缸里的魚”。這些“魚缸”里賦予生命、維持生命的氧氣和液體都不是自動的,需要專門的工廠。這個專門工廠的名稱就是民族國家,它是“魚缸”唯一的管理人和保護人。在世界沒有演變成一口統(tǒng)一的大“魚缸”之前,任何一條“魚”如果無法讓別的“魚缸”接納自己,那么他就只能指望自己的民族國家來保護。
從這個角度來看,南京大屠殺發(fā)生之日,就是中華民族的“魚缸”被打破之時!南京大屠殺證明:一個國家的公民,如果失去民族國家的保護,下場可能是極其凄慘的。作為一種儀式,“國家公祭”將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南京大屠殺!同時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加固、維修特別是改善我們賴以生存的“魚缸”?紀念死難者不是為了復仇,不是為了配合外交政策,也不是為了宣泄情緒,而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機會思考如何才能防止在死難者身上發(fā)生的慘劇在我們或者我們后代的身上重演。
設(shè)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告訴我們不忘國恥。同時也可以喚起我們的憂患意識,即在任何時候,我們中華民族都要居安思危團結(jié)一致,要時刻維護我們民族的尊嚴和我們國家的安全。這樣我們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能盡快地實現(xiàn)。(鮑華明)
意義四
培養(yǎng)合格的國家公民
對這段歷史以國家名義進行公祭,正如76年后的戰(zhàn)爭幸存者、抗戰(zhàn)老兵所言:南京大屠殺公祭以國之名義,是銘記,不是復仇。
記住歷史、忘記仇恨,是要借助殘酷的戰(zhàn)爭,告訴世人和平的意義和價值。生于1942年的父親多次告訴我說,他生活的年代是悲苦的年代,因為整天要躲避、逃難。日本人來了,老百姓只能跑。村里不少人都被打死炸死了。齊邦媛的《巨流河》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歷程,中學和大學時代的讀書生涯,多是在逃難、流亡中度過的,隨時都有死的危險,家破人亡和死難,就是家常便飯,“古城樓上,清晰的一排血淋淋的壯漢頭顱,怒目齜牙……永難磨滅!睉(zhàn)爭,不管誰輸誰贏,都沒有永遠的“勝利者”,因為其中滅絕人性的屠戮、殘暴和災難,會給人、各色人等,造成巨大的災難。我們要讓孩子成為和平的倡導者和熱愛者,而不是戰(zhàn)爭的制造者。
中國之所以在近代中國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就在于它的積貧積弱。所以,在國際競爭非常激烈的當下,我們更要懂得,國家和民族,那才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和支撐,也才是我們的發(fā)展之源泉,以此守護住我們的悲壯、莊嚴的中國心、民族魂。
讓人痛心的是,當下的青少年對于這種民族災難,卻有了一種令人震驚的麻木。據(jù)報道,在“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當天,記者隨機采訪珠海本地大中小學生發(fā)現(xiàn),青少年對“九一八事變”的認識非常模糊,仍需補課。在隨機訪問的27名學生中,能清晰回答提問的僅1人,對“九一八事變”大概了解的有14人,了解較少的有9人,幾乎不了解的有3人。應該具備的歷史常識成了空白,應該具備的澎湃的愛國主義成為心不在焉,怎么不是一種失敗的教育和精神發(fā)展的麻木呢?讓這樣的人成為支撐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精神硬度能適應未來的“競爭性高壓”嗎?
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指出的,“中國人銘記歷史,并不是要耽擱在歷史的苦難上唉聲嘆氣,而是要從歷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因此,借助抗日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請讓我們將民族信仰、國家災難意識,提升到重要位置,將它當作未來發(fā)展的厚重的精神支撐,讓我們伸展出尊嚴的筋骨、自豪的枝丫,以國際化的姿態(tài)迎接各種挑戰(zhàn)和災難,成為寵辱不驚、充滿智慧的合格的“國家公民”。(耿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