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梅 言:“學困生”是功利教育之禍
//agustinmoreno.com2014-03-03來源: 南京日報
分享到:更多

    原本學業(yè)優(yōu)秀的學生,考入大學后卻不愿學習不會學習了,需要媽媽住校陪讀,而即便“全程監(jiān)督”,能否完成學業(yè)還是未知數(shù)。本報近日報道的陪讀媽媽的故事,讓一個特殊群體“學困生”進入人們的視線,報道中透露,大學里像這樣的“學困生”數(shù)量還不少。

    能夠順利考入部屬211高校,這些“學困生”當年應該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如此反差讓人愕然。已經(jīng)跨進大學門檻的成年人,為何心理、行為卻未成年,還需要媽媽記課表、安排學習計劃、聯(lián)系老師答疑?陪讀媽媽和專家都在努力尋找答案:小時候父母包辦太多;沒有長遠目標,不會規(guī)劃學習;以前繃得太緊,進大學一放松收不回來了。

    這些反思、分析都有道理,而“學困生”的禍根卻在功利教育。不得不承認,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模式充滿功利色彩:原本可以充滿探索樂趣的學習,被做題、背誦取代;原本充滿獨特魅力的各學科知識體系,被拆解成支離破碎的“得分點”;原本應作為一個人精神成長最好養(yǎng)分的自由閱讀和獨立思考,變成對“標準答案”、答題技巧的追求。如此被異化的教育,是以教育名義對孩子的傷害。

    應該看到,盡管升學途徑比過去多多了,但學生的負擔卻絲毫沒有減輕。依然一切以分數(shù)、排名、升學為導向,有些地方從小學開始,密集的課程和作業(yè),形形色色的課外輔導占用了孩子們幾乎所有時間,對于畢業(yè)班學生來說,發(fā)發(fā)呆都是奢侈的事。究其根源,是受功利教育裹挾,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長都在不計后果、不擇手段地追求分數(shù),只要升學率上去或是孩子升入名校,眼前的“功”和“利”就都有了。

    功利教育貽害多多,背負沉重壓力的孩子們可能在某個階段按照要求記住了書本知識,但最終卻迷失了自己。進大學后缺乏自制力、規(guī)劃性,成為面臨退學困境的“學困生”只是其一,還有價值觀扭曲、人格欠缺等諸多隱性問題讓人擔心,最極端的莫過于走上傷人傷己的人生末路。

    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曾多次提到自己少年時的一段經(jīng)歷,如今讀來尤其讓人感慨。他曾在我市南昌路小學就讀,是個“差生”,經(jīng)常一個人從學校溜到夫子廟聽相聲、聽二胡。幸運的是,他有一位開明的媽媽,從不管分數(shù)而只注重對他興趣愛好的引導,從不批評責怪而是一直給他鼓勵。后來,他自己對物理發(fā)生興趣,“并被興趣牽引到世界科學的巔峰”,F(xiàn)在的孩子還能有少年丁肇中的幸運嗎?世間萬物生長都有自身的時序,其規(guī)律都應得到尊重,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的成長為何偏偏要強求一律呢?

    革除功利教育之弊,讓教育回歸本位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倡導的是,在教育體制革新進程中,不妨做一位智慧開明的老師、家長,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差異,尊重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而不是只認分數(shù),時時盯守,事事干預。給孩子一份成長的自由,未來他會還你一片晴朗的天空。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