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四川成都市金堂縣部分家長要求學校為6年級的學生在4點半的放學時間后再多加一些補習時間。為此,學生家長們自愿向?qū)W校交了400元的補課費。“補課費”交了不到一個星期,學校召集家長們開會,宣布不補課并退回家長們的400元錢。當不補課的消息傳來,學生失望,家長急哭。此后,數(shù)十名家長聯(lián)名要求恢復補課。(10月21日《成都商報》)
在教育部剛剛對小學生減負版“國十條”征詢意見的背景下,家長、學生對補課“難舍難分”到一掬眼淚的地步,這可能要令足不出戶的專家學者大跌眼鏡了。盡管當?shù)亟逃只貞Q,望“多給娃娃點成長空間”,但在家長或?qū)W生眼里,可能小升初的成績比“成長空間”更為實惠。這就像素質(zhì)教育與高考成績一旦對壘起來,恐怕更多人還是傾向后者一樣。這不是市儈選擇,而是復雜情境下的生存焦慮。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里寫道:“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壁吚芎,人之本性。家長聯(lián)名求補課,甚至連小學生都希望被補課,這顯然不能視為簡單的群體癲狂,作為理性的人,這樣的選擇既有現(xiàn)實的考慮,也有性價比的考慮。
一者,一個學校不補課,不代表所有學校不補課;城里學校不補課,不代表鄉(xiāng)下學校不補課;集中起來不補課,不代表分散下去不補課……在教育偷跑已經(jīng)成為明規(guī)則的當下,誰恪守規(guī)則,反而“很傻很天真”,家長怎會甘心眼睜睜讓孩子輸在補課這回事上呢?
二者,就算所有學校都信守不補課的諾言,但還是架不住商業(yè)補課機構(gòu)的攪局,且不說市場上的補課行情已經(jīng)令家長大呼吃不消,就算從補課效果上看,顯然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科任老師更懂得有的放矢。一句話,400塊錢一個學期的補課費,不僅價廉物美,更讓家長放心。如果禁絕了校內(nèi)的廉價補課,在家長的成績焦慮無法緩釋的情況下,不過是為校外補課提供了更多“剛需”罷了。
地方教育部門向補課說“不”,這自然是權(quán)力作為的好事。但如何保證教育規(guī)定的效率與常態(tài),以及讓孩子的“成長空間”兌現(xiàn)為人生博弈的硬通貨,這顯然又不是地方教育部門能做得了主的。這樣的糾結(jié),恰恰是中小學減負的尷尬現(xiàn)狀:不減負,學生的書包受不了;當真減負了,校內(nèi)負擔校外補,家長的荷包更受不了,反而還會導致更多亂象,揪心又操心。家長寧可選擇校內(nèi)補課,不過是“次壞選擇”罷了。
癥結(jié)究竟在何處?說到底,升學評價體系的“牌坊”巋然不動,應試教育就不會停歇,逼著學校、學生與家長唱素質(zhì)教育的大戲,誰當真,誰就當真要輸了這一局。如此語境下,只是叫喊學生、家長“淡定”,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