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別把“懶媽”誤認成“虎媽”
謝彤鈺
//agustinmoreno.com2013-07-01來源: 紅網(wǎng)
分享到:更多

  成都市武侯區(qū)鞋都南路附近的某小區(qū)中,一位媽媽為教訓自家7歲的“熊孩子”,打斷掃帚棍給孩子留下滿身傷痕,周圍鄰居上前苦勸無用,欲報警求助。此篇報道引發(fā)了“黃荊棍下出好人”還是“暴力對娃娃的成長不好”兩種教育方式的交鋒。(5月7日《華西都市報》)

  據(jù)報道,孩子挨打的原因是撒謊、不聽話、作業(yè)沒做好、不跟大人打招呼就跑出去玩等,部分網(wǎng)友斷章取義,認為這是“虎媽”的教育方式,如果“棍棒教育”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就由不得外人來插手,而筆者卻很懷疑:這真的是一位“虎媽”嗎?

  “虎媽式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是“嚴格地執(zhí)行教育方法中規(guī)定的每個細節(jié)”,通過施加各種高壓政策,迫使孩子達到高要求的學習目標,其中并不包括“暴力毆打”這一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由此可見,這位媽媽采用的并不是“虎媽式教育”,而是一種偷懶的教育方式,即省去所有溝通交流的過程,強行用暴力手段讓孩子服從自己。

  我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于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家庭成員之間的毆打也被納入了家暴,換句話說,如果家長毆打孩子,就已經(jīng)涉嫌違法!斗醇冶┓ā穼嵤﹥蓚多月了,這種已被明確劃入家暴之列的行為卻屢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就是諸如“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棍下出好人”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媽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了一句話“我小時候不聽話也是被打過來的”——顯然,她根本不知道怎么正確對待自己的孩子,只是把自己小時候不愉快的體驗強加在自己孩子身上。80、90后的童年普遍都有過挨打的經(jīng)歷,被暴力對待過的一代應該更清楚這種痛苦,而不是將這一代的痛苦轉嫁到下一代的身上。

  打小孩的父母,往往是為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并不一定是小孩犯的錯到了很嚴重的程度;而撒謊的孩子,通常是因為害怕講實話、防止暴力來襲作出的應激反應。俗話說:“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愛撒謊”,有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被打的孩子第一個念頭是怕,第二個是恨,絕少數(shù)才會想到改,若用拳頭代替溝通,長此以往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會造成更加不堪設想的后果。當務之急,學校、社會都必須加強針對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征,指導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引導和教育。

  虎毒不食子,“虎媽”的教育方式尚不能適用于所有孩子,脫離了野蠻國度的文明社會中,“懶媽”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更不能得到提倡,且絕不能姑息縱容。母親節(jié)將近,只愿天下的媽媽能和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溝通和交流,而不是以“為你好”的名義讓家暴大行其道。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