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候車凳剛及腳踝“矮”的更是便民意識
井彩霞
//agustinmoreno.com2016-03-02來源: 北京晨報
分享到:更多

  近日,廣州不少市民對番禺區(qū)興南大道南村段的公交站“矮凳”進行投訴。記者走訪了興南大道南村路段多個公交站發(fā)現,公交車站的候車凳確實矮,離地面只有約15厘米。對此,番禺區(qū)交通部門回應稱,這些過矮的公交車站候車凳只是臨時設置,未來會進行整改。(3月1日《信息時報》)

  離地面只有約15厘米的候車凳,人坐上去和蹲著幾乎沒什么區(qū)別,難怪無人肯坐,“這樣的凳子能叫凳子嗎?”如此低的凳子,不僅無法幫助到市民,甚至稍不留神還會成為等車乘客的“絆腳石”。對于不熟悉這一帶“路況”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天色稍微黑一點,一不留意就很容易摔倒,安全隱患不容小覷。

  雖然當地相關部門回應稱,由于改造工程仍在進行中,這些候車凳是為了減少改造期間對群眾候乘的影響,施工單位在改造時同步臨時安裝的。出發(fā)點不可謂不好,但殊不知,即便是過渡性施工措施,其前提也要符合實際,使其能夠切實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現在,候車凳的設計尺寸與標準不符,過矮的候車凳既不便于群眾候乘,也背離了方便群眾的初衷。不但沒有便民,反而平添了安全隱患,這樣形同虛設甚至帶來反作用的臨時設施,不要也罷。

  便民工程不便民,折射的是一些部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意識出現了偏差,無視客觀實際,工作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把人民群眾放在心里,真正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要和愿望,自然無法提供滿足人們合理需求的公共服務。只有多點設身處地,少點敷衍塞責;多辦實事,少搞形式,公共服務質量才能提升,“為民服務”才不致淪為一句口號,便民工程才能真正落地,切實實現便民、利民、惠民,也只有這樣,坐不下去的候車矮凳、夠不著的公交拉手等讓人詬病的現象才能杜絕。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