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擂響抵御寒潮的戰(zhàn)鼓
朱晨凱
//agustinmoreno.com2016-01-21來源: 寧波日報
分享到:更多

  有可能“接近或突破歷史極值”的一場寒潮,將在寧波出現(xiàn)。市氣象臺發(fā)布預報,從今天起,氣溫將持續(xù)走低。未來幾天,寧波部分地區(qū)有大到暴雪,高海拔山區(qū)有暴雪,最終級的冷空氣要在雪后才會駕臨,氣溫將急速下降。據(jù)預報,24日至26日我市最低氣溫將普遍下降到-5℃到-8℃,山區(qū)最低氣溫可降到-10℃以下,可能是近30年來的極端低溫。

  2008年初,史上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還未從我們記憶中融化:我市交通、電力、通信等設施遭受重創(chuàng),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損失也十分巨大。一眨眼,8年過去了,當我們被微信朋友圈里“今年又是一個暖冬”“寧波什么時候才能下雪”的文字刷屏的時候,逐漸被我們淡忘的寒潮“卷土重來”了,這一次還是“2.0升級版”———天氣預報里說的是,我們許多人很少聽說過的“超級寒潮”。

  寧波每年要經(jīng)受好幾次臺風考驗,積累了豐富的抗臺經(jīng)驗,但與南方各地一樣,缺少抗寒經(jīng)驗卻是真真切切的,尤其是這種可能幾十年一遇的極寒惡劣天氣!安慌屡d師動眾、不怕十防九空,寧聽群眾一時罵、不聽群眾事后哭”,這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當年對抗臺提出的明確要求。各種天災危害不同,但應對的理念應該一樣,寒冷就是命令,預報就是戰(zhàn)鼓。

  面對個別網(wǎng)友調(diào)侃“不用怕,北方也經(jīng)常下雪”“現(xiàn)在有空調(diào),不會凍死人”的言論,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首先,我們自個兒凍不著,不代表所有人凍不著;其次,寒潮并非“與我無關”,最起碼,它一定會對道路交通、電力供應以及城市運行等帶來不利影響。雖說8年前我們累積了一些應對經(jīng)驗,但畢竟已時隔8年,若放松警惕或心存僥幸,把“超級寒潮”當成隨手應付的工作,把暴雪當成“刷雪景”的娛樂,它恐怕會再給我們一次“深刻教訓”的。

  這幾年,寧波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不斷,與以往相比,我們基本上做到了“少傷人、不死人”,重要原因是,不管災害大小、來還是不來,“寧可信其有,而不信其無”。面對“預報”的超級寒潮,同樣需要這樣的思想認識和責任意識。我們要警惕“天氣預報”與“天氣實況”的差異,“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特別是為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政府部門應多準備幾套應急預案,留足“提前量”,消除死角和盲區(qū);各級各部門要把握全局,胸中有“數(shù)”,特別是多關注偏遠農(nóng)村地區(qū)和山區(qū)里的留守老人與兒童,以及城市里的室外工作者和街頭流浪者,確保“不凍死人,不餓死人”。越是危急時刻,信息的及時公開越重要,有什么情況,應該第一時間向公眾通報,不玩“馬后炮”,少說或不說“亡羊補牢”?梢哉f,為能更好地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再怎么細密的準備都不為過。

  猶記得2013年10月水災時,甬城百姓守望相助的動人場景。暴雪要來了,寒潮要來了,每個人都不應該是“旁觀者”,能做的事情也很多。比如,根據(jù)媒體和一些網(wǎng)友的熱情提醒,人人提高防范意識,家家做好自我保護,就是最大的“嚴陣以待”;比如,為救災搶險的隊伍和急救車輛主動讓路,主動減少開車出行緩解交通壓力;比如,通過及時、快捷的新媒體傳遞受災情況、救援信息和正能量,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等等。

  時隔8年,抵御極端天氣的戰(zhàn)鼓再次擂響。能否戰(zhàn)勝自然災害,信心非常重要。這次“超級寒潮”雖然號稱30年一遇,但只要我們認識到位、準備充分,各盡其責、應對得當,就一定能把損失降到最低,再為今后應對這樣的極端天氣積累經(jīng)驗。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