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司馬童:別用“襁褓思維”看待“貸款剁手”
//agustinmoreno.com2016-01-05來源: 光明網
分享到:更多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許多大學生開始接觸到多種多樣的信貸手段。除了傳統(tǒng)的信用卡之外,還有許多互聯(lián)網金融企業(yè)的貸款和分期業(yè)務。近日,一則關于“大學生貸款買蘋果手機,3萬滾成70多萬元”的消息引發(fā)熱議,也讓大學生信貸再成熱點話題。(1月4日《福建日報》)

  網上購物、分期付款等的時新消費方式,顯然不可能將大學生當作“屏蔽一族”。所以,社會上的網購“剁手族”現象,或多或少也會出現在個別大學生身上。但縱然如此,也不宜動輒用“襁褓思維”來應對大學生的過度消費之憂。我倒覺得,大學生的適度接觸消費信貸,反而有益于他們盡早認識和防范“貸款剁手”。

  的確,時移世易,購物成了大學生使用信貸的主因。發(fā)展勢頭表明,大學生消費金融已從一個創(chuàng)業(yè)“藍!,迅速成為了一片競爭“紅海”:從2013年首家細分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的公司成立開始,目前這一市場正漸趨飽和且魚龍混雜,而由大學生消費信貸引發(fā)的爭議也在不斷發(fā)酵。在此境況下,該不該給大學生放“高利貸”、消費信貸會不會“玩壞”大學生等的憂慮,貌似也成了一種有理有據的主流議題。

  大學生能否成為消費信貸的吸引和拉攏對象?對此問題,反對者的一個慣用理由是,大學生大多缺乏賺錢能力,還款能力較低,所以即使貸款給他們,也不應該收取高利息,倒是那些盈利和還款能力強的大企業(yè)、大公司,才應讓其多付利息。然而,按著“在商言商”的標準,利率和風險是對等的,還款能力越差,理應支付更高的利率。不過,事實卻是,一些分期購物平臺給大學生的借貸利率,要低于小貸公司給小微企業(yè)和個體戶的借貸利率,這說明大學生正常的生活費來源,其實就是一種良好的平均信用水平。

  再者,輕易可得的消費信貸,會不會造成一些大學生的盲目貸款和過度消費?對此也應一分為二地來作分析。大學生有一定消費能力,但經濟來源大多有限,這種信貸特點,辦貸公司當然一清二楚,所以其給大學生的貸款額度通常也不會很高,由此也大大降低了信貸風險。至于在多種消費信貸面前如何貨比三家,求得最低或最適合的利率,相信憑著自身擁有的知識,多數大學生是不難做出恰當選擇,并且顧及風險“可控”的。

  別用“襁褓思維”看待“貸款剁手”。還應想到的一點是,大學生已然進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對于消費信貸的把握與控制,學校里若是不實踐、不磨煉,將來到了社會上,同樣也得有個“學習”“取經”的過程。倒是從現在逐步學著“貸”起來,肯定要比以后走出校門才去“試水”,其風險要小得多了。這么想來,極個別“貸款買蘋果手機,以至利滾利”的例子,最好也莫刻意渲染,并炒得“風聲鶴唳”。

  通俗地說,對于大學生消費信貸少些“襁褓思維”,最好還是抱以“不鼓勵”也“不反對”的平常心。這當中,若說怎樣提供一個相對穩(wěn)妥的外部環(huán)境,我看還得靠有關部門從加強監(jiān)管入手,著力消除經營機構隱匿風險的過度宣傳,使之信息透明、風險明示,并及時打擊和剔除那些誘導坑人的“害群之馬”。(司馬童)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