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經(jīng)濟-正文
如何解讀蘋果的“中國元素”
薛世君
//agustinmoreno.com2016-06-17來源: 廣州日報
分享到:更多

  在日前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中國元素”備受關注——iPhone可以攔截騷擾電話了,蘋果高管們說出了“滴滴”“點評”這些中文詞匯,中文“書”和“好”以及杭州漁民出海捕魚的場景出現(xiàn)在演示屏上……更早以前,蘋果iPad“你的詩篇”系列廣告就首次完全地融合中國元素,將中國的電子音樂搬上蘋果的舞臺。種種跡象表明,在蘋果的棋盤中,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地位越來越高。

  蘋果公司對“中國元素”青睞有加,只是“中國元素”在世界范圍廣刷存在感的一個縮影。在極具文化標桿意義的好萊塢電影中,“中國元素”近年來也是一路走高——從動畫片《花木蘭》的中國故事,到《2012》中方舟的“中國制造”,從《地心引力》中的乒乓球拍和天宮空間站,到《火星救援》里中國宇航機構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鋼鐵俠3》推出“中國特供版”,乃至《環(huán)太平洋》《變形金剛4》《魔獸》這樣的大片上映時,中國票房甚至逆襲了北美票房。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到中國取景,越來越多的華人明星在好萊塢大片中“刷臉”,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公司參與國際制作……

  另外,唐裝旗袍、盤扣褂子、紅色綢緞、金線刺繡等“中國元素”成為國際時裝界的一抹亮色,水墨書畫、祥龍玉鳳成為珠寶展上的尊貴符號……隨著中國國力的與日俱增、經(jīng)濟表現(xiàn)的可圈可點、國際形象的日益提升,世界對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視,對中國文化越來越親近,“中國元素”的全面開花幾乎就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結果。

  但是,從“中國元素”受熱捧的欣喜中冷靜下來,在自豪于中國市場足以呼風喚雨的同時,我們似乎也擺脫不了一種尷尬——“中國元素”的走紅,更多情況下是符號化、碎片化的零星借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經(jīng)濟趨附和市場迎合,而我們期待的,則是整體性、普遍化的精神融入,是一種文化歸附和價值認同。

  比如,蘋果公司青睞“中國元素”,是因為中國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好萊塢電影青睞“中國元素”,是因為中國電影票房的驚人增長;國際奢侈品行業(yè)青睞“中國元素”,是因為富起來的中國人有著驚人的奢侈品消費能力。人家千方百計討好的,說白了只是這個急速擴張的市場。

  在好萊塢電影中,對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家庭觀念的表現(xiàn),是無孔不入式的,是潛移默化的,但是那些點綴其間的中國外景地、文化符號、客串明星,以及植入的中國產(chǎn)品廣告,是否足以呈現(xiàn)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核心價值?換句話說,很多中國文化符號,只是被當作搶占市場的工具,而原本,這些文化符號理應成為體現(xiàn)和宣揚中國文化精神的載體。

  當然,從把文化符號當作市場工具,到真正的沉浸于文化氛圍,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其實,莫言獲得諾獎提升了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的地位、全球漢語熱如火如荼、漢服經(jīng)常在世界頂級T臺走秀、中國美術世界畫展頻頻亮相……包括好萊塢電影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這些文化現(xiàn)象一再表明,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崛起,中國文化的崛起不是幻覺,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