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農民上大學,從“新鮮事”到“新常態(tài)”
張漲
//agustinmoreno.com2016-06-22來源: 廣州日報
分享到:更多

  農民上大學當下還是件新鮮事,但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和農民觀念的進步,上大學去學技術、長知識,理應成為越來越普遍的“新常態(tài)”。

  近日,陜西省20名農民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今年9月,他們將跟其他大學生一樣走進校園,接受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職業(yè)教育。據當地農業(yè)部門介紹,他們是當地種植大戶或規(guī)模經營戶,平均年齡將近38歲,這也是陜西首次錄取職業(yè)農民上大學。

  提起農民,很多人腦海中馬上想起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文化程度不高”等刻板印象。的確,從全國整體上看,農民學歷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收入相對較低都是事實。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的“農民形象”也在不斷突破。此次陜西20名農民上大學,無疑刷新了不少人的“三觀”,對農民、農業(yè)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具體而言,首先是體現了農業(yè)發(fā)展的新氣象。農業(yè)要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產方式,唯有依靠農業(yè)機械化和科技化的進步,而這兩者都必須建立在更高素質的農民身上。農民上大學,學習更加先進的農業(yè)知識,農業(yè)現代化才有希望。比如被錄取的農民中有的稱自己種了20多年地,但農藥和化肥發(fā)展很快,在實踐之余還想掌握一些理論知識;還有的農民則對規(guī)模化種植很感興趣。可見,不少農民都是懷著“學以致用”的態(tài)度走進了大學校門,將提升“職業(yè)技能”作為自己的主要目的。

  其次,農民上大學,還體現了新一代農民自我發(fā)展的強烈愿望。在一些人看來,農民做好種地的“本分”就行了,何況已經到了平均年齡38歲的“高齡”,再上大學瞎折騰實在沒必要。這種忽略農民自我發(fā)展意識的舊思維已經out了。陜西這20名“農民大學生”,代表著全國一大批希望追求知識、提升文化、掌握技能的“學習型”農民群體。除了掌握更加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外,哪怕學一些跟農業(yè)無關的知識,只要是能提高個人文化水平,長長見識、開開眼界,都值得肯定。

  得以一圓大學夢的農民,在中國幾億農民中無疑只占很小的比例。要讓更多農民走進大學校門,一方面需要有關部門積極作為。相對而言,農民群體接收信息渠道狹窄,需要農業(yè)等相關部門走入田間地頭給他們帶來更多教育信息。此外,陜西這20名農民的大學學費都由當地政府來買單,讓農民不花錢上大學,無疑能大大提升農民的積極性。這一舉措,值得借鑒。

  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來自社會的支持,尤其是教育機構針對農民群體的特征,合理設置對口專業(yè)和學習方式。農民想學什么,有關院校就應該開設什么專業(yè)。比如農民群體渴望獲得的農業(yè)機械知識,如果有的高校能在這方面真正投入師資、設備,保證農民真正學到東西,想不火都難。與此同時,職業(yè)農民還有很多農活要干,不可能像普通大學生那樣脫產學習。正因為此,錄取陜西這20名農民的學校派出老師到田間去“送課”,還會根據農忙情況設立假期。上學和務農兩者得以兼顧,也能免除很多農民上學的后顧之憂。

  需要強調的是,農民上大學,絕大多數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為了真正學到東西。認準了這一點,農業(yè)部門、教育部門和高校等,才能有的放矢地為農民上大學做好服務。當然,農民上大學眼下之所以能成為新聞,說明它還是件新鮮事。但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和農民觀念的進步,上大學去學技術、長知識,理應成為越來越普遍的“新常態(tài)”。樂見更多農民走進大學校門,于農民自身,于農業(yè)發(fā)展,真真是極好的。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